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嘉祐集

嘉祐集

十六卷。《附录》二卷。宋苏洵(1009-1066)撰。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写之文,闭户不出,益加刻苦攻读。终于精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倾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子轼、辙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相传之。洵遂以文章知名。韩琦荐之,官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姚辟合篆修《太常因革礼》。论文主张先有深厚的学识基础,然后发为自然。对苏轼和苏辙有较深影响。其文苍劲锋锐,笔力雄健,语言流畅,气势畅茂。欧阳修评价为“博辩宏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其所作《六国论》,结构严密,气魄宏伟,论证有力,要言不烦。是其政论文的代表作,至今流传不衰。此集各本卷数不一,《四部丛刊》为十五卷。其卷一为几策、卷二、卷为权书、卷四至八为论、卷九至十二为书、卷十三为谱谍、卷十四为记、赞、志铭、祭文等、卷十五为杂诗。此集十六卷系《四库全书》据徐乾学家传是楼藏宋绍兴十七年(1147)婺州州学刊本,于卷七补入《洪范论》而成。有明弘治刻本、嘉靖十一年(1532)太原府刻本、万历聂绍昌刻本、清蔡士英刊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诗经言志

    二十六卷。清汪灼(详见《毛诗周韵诵法》)撰。是书首有张节序。灼作是书,盖本孟子“以意逆志”之说。是书说诗,不明引序及毛、郑、朱诸家之说,不主一家,而意在订诸家之误。如谓《河广》一篇,当作于卫已渡河之时

  • 扬州北湖小志

    六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字理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年间举人。幼承家学,中举后,即绝意仕进,专力治学,建“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识力精卓,

  • 六艺堂诗礼七编

    十六卷。清丁晏(1794-1875)编。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少肄业于丽江书院,策问汉魏《易》十五家,晏对万余字。好学深思,笃好郑玄之学

  • 阴符经太无传

    见张果《黄帝阴符经注》。

  • 四书古文

    一卷。清杨志元撰。志元字子尚,号耻庵,河南禹州(今河南禹县)人。是书为制科而作,取经史古文涉及四书典故者,辑为一编。或举一事,或举一人,颇能原原委委,纤细不遗。其意在使学者开拓心胸,新鲜耳目,广扩见闻

  • 侠义风月传

    见《好逑传》。

  • 严乐园诗集

    六卷。清严如煜(?-1862)撰。此集六卷。卷一为汉南集。卷二为汉南感旧集。卷三为咏史集。卷四五六为苏亭集。严如煜有经世之略,在山西做官,为政清廉造福于民。吟诗赋词虽为业余爱好,然而集中从军悯农词及其

  • 永康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汝为、郭文翘修,潘树棠纂。李汝为,光绪年间任永康县知县。此志为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田赋、卷四礼典、卷五职官、卷六选举、卷七、

  • 地理大全

    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明李国木(生卒年不详)撰。李国木,字乔伯,汉阳(今属湖北省)人。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全书分一二两集。其第一集第一、二卷为晋郭璞《葬书》;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天

  • 易领

    四卷。明郝敬撰。该书专释卦序之义,认为《序卦传》当冠于篇首,如衣之挈领,所以书名《易领》。《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著录存目,该本卷前标明条“山草堂集第二内编”。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明万历、崇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