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陈吾德(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陈吾德,字有斋,广东新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著有《谢山存稿》。陈吾德承陈献章之学,以气节著称。居官时曾忤张居正,
二卷。明薛瑄(见《读书录》)撰。据瑄《年谱》,宣德元年(1426)四月,瑄服阙至京,上章愿就教职,宣宗特擢为御史,寻差监沅州银场。此书第二条称“吾居察院”,第四条称“余始自京师来湖南”,可见作于奉使沅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
二十卷。清朱之锡撰。朱之锡(1623-1664),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顺治进士,历任过编修、宏文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等职。顺治末任河道总督,塞黄河山阳决口,开董家口淤沙。上治河十事条陈,得允准实
二卷。清代康吕赐撰。康吕赐见《读大学中庸日录》条。等书。此书虽然以“集”为名,但实际上是一札记。卷一为“论易问答”,卷二为“慎独斋日录”,均为作者关于儒学方面的心得。但此书序中介绍“问答”中原共几十册
十六卷。清舒赫德等奉敕撰。舒赫德(1710-1777),字伯容,别字明亭,舒穆鲁氏,满洲正白旗人,初为笔帖式,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大运河的枢纽——山东临清地区爆发
见《遵生八笺》。
二十卷。清黄名瓯(生卒年不详)撰。黄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数马堂答问》是黄名瓯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分九类,即天文、地舆、人物、经书、史鉴、人事、释老、飞植、数学,共二百六十多条,而飞植类一条为最少。其
十三卷。清叶映榴(1638-1688)撰。叶映榴,字炳霞,号苍严,上海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康熙二十七年(1688)死于以夏逢龙为首的兵变之中。特赠工部右侍郎。赐谥号“忠
八卷。清吴鼒(1755-1821)撰。吴鼒,字及之,号抑庵,安徽全椒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朱厓甚爱其所作文章,奏御文字,多命其属稿。因老告归后,常与其乡人酣嬉文酒,跌宕林泉。吴鼒骈体文沉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