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问目

四书问目

无卷数。旧题朱熹撰,门人刘、刘炳述记。书前有永乐二十年(1422)刘氏九世孙刘文序,称《四书问目》原本仅在《四书大全》、《朱子文集》中存数条,后于程蕃家求得《论语》二十篇,于吴侍郎家得《大学》、《中庸》数十条,而《孟子》则于邱永锡家求得。四者合为一书,即《四书问目》。案朱彝尊《经义考》,刘有《四书集成》,刘炳有《四书问目》,均已佚失。则《四书问目》独出于刘炳,不应兼题刘之名。《四库提要》称“其书皆牴牾支离,书中问答亦皆粗浅,不类朱子之语,殆皆后人所依托欤。”《四库全书》采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湛园题跋

    一卷。清姜宸英撰。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70岁举进士,授编修。后因科场案牵连,死于狱中。曾参予纂修《明史》。能诗文,工书法。系清代文学家,有《湛园未定稿》、《苇间诗

  •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

  • 周易韩氏传

    二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韩氏即汉韩婴,据《汉书·儒林传》,韩婴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精于《易》,以诗闻名。《汉书·艺文志》易十三家中有韩氏二篇,《注》云即《韩氏易传》。或

  • 古文雅正

    十四卷。清蔡世远(1682-1733)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

  • 天然如意斋诗存

    清皂保(生卒年均不详)著。皂保字荫芳,姓伊尔根觉罗氏,热河驻防满洲人。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天然如意斋诗存》收诗二百首,其中不乏关乎政事、史实之作。譬如,皂保曾奉使蒙古王宫,册封朝鲜,又曾任吉林将军,

  • 古籀拾遗

    三卷。清孙诒让撰。参见《名原》。是书从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选取十四器,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选取三十器,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中选取二十二器,计六十六器,照录各器原文,分析文字的偏旁

  • 四书性理字义

    见《北溪字义》。

  • 诗经补笺

    二十卷。近人王闿运撰。王闿运有《尚书今古文注》已著录。王闿运在学术研究上主张经世致用,治经以今文为主,然亦不废古文。笺证颇多发明创新之论。如其释《王风·丘中有麻》篇为思郑桓武之贤,诚为有据。然其中也有

  • 学庸图说

    一卷。清侯连城撰。连城字宗璞,江苏梁溪(今江苏无锡)人。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四书中《论语》、《孟子》随时记录,不相联贯。唯《大学》、《中庸》逐节相生,脉络交贯,由一章化为全部,而全部又归于一章,其

  • 东越文苑

    六卷。明陈鸣鹤撰。鸣鹤字汝翔,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生卒仕履均不详,约生活于天启(1621-1627)崇祯年间(1628-1644)。该书是一部记叙福建文人事迹的专著。时间上起唐代神龙年间(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