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海金壶

墨海金壶

一百一十五种,七百二十七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学津讨原》,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多采文澜阁本,亦有十分之二三由宋刻旧钞本中录出。旧题晋王嘉撰《拾遗记》之《周灵王》篇中说,周灵王时有两个精通书法的神,肘间出金壶,内有墨汁如漆,洒于地面或石头上,都能成为文字。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将使金壶中之一点墨,洒遍整个世界。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编辑,经部主要有宋张根《吴园周易解》,宋赵善誉《易说》,宋胡瑗《洪范口义》,宋王安石《周官新义》,宋李如圭《仪礼释宫》,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明孙珏辑《古微书》等;史部主要有宋佚名《三国志辨误》,明薛虞畿《春秋别典》,唐余知古《渚宫旧事》,金佚名《大金吊伐录》,元刘敏中《平宋录》,清钟渊映《历代建元考》等;子部主要有宋吕祖谦《少仪外传》,明孝文皇后《内训》,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后周王朴《太清神鉴》,魏刘邵《人物志》,南唐谭峭《化书》,元黄溍《日损斋笔记》等;集部收有宋章樵《古文苑》,宋王正德《余师录》,共二种。丛书之收取原则是,首取其原本久佚、辑自《永乐大典》者;次取其旧有传本、版已久废者。书必完帙,不取节录;若原有残缺,无可补钞,则就所见者刊之。全书校订精谨,不惮再三,若彼此互异,未敢遽定,则间附小注共存之。所以,该书向为学界看重,可谓丛书之上乘。但原书摹印仅百部,不久其版即毁于火,故流传很少。清道光时,钱熙祚根据《墨海金壶》残本修补,别刊为《守山阁丛书》。《墨海金壶》有清嘉庆中海虞张氏刊本,是为最早版本,国内仅存五部,分藏于北京、复旦大学、天津、南京、青海图书馆。通行常见本有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孟子辨证

    二卷。清谭沄撰。谭沄,湖南湘潭人。官郴州学正。是书首有沄自序,谓《孟子》一书,“先游齐后适梁”者系《史记》之误;以“魏惠成王为有后元年”者为《竹书纪年》之误;以“齐宣王移下十年”者为《资治通鉴》之误。

  • 牍隽

    四卷。清萧士琦(生卒年不详)纂辑。萧士琦,字季公,泰和人,明末贡生。所选为自汉至宋的书信。分为三十二门。卷首有其子萧伯升所记缘起,为便于把历代书信的主旨,以达清省之目的,故所录书信往往仅摘一、二句,而

  • 南台旧闻

    十六卷。清黄思璥(1666-1742)撰。黄思璥,字玉圃,自号笃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常镇扬通道。著有《南征记程》,已著录。本书乃作者任监察御

  • 东垣十书

    二十卷。金李杲(详见《内外伤辨惑论》)等撰,编辑人不详。此书为丛书,共十种,包括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宋崔嘉彦撰、李杲校评《崔真人脉诀》一卷,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 清芬楼遗稿

    四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任启运,字翼圣,世称钓台先生。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年五十九岁始中举,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朝累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宗人

  • 岳雪楼鉴真法帖

    十二卷。清孔广陶辑此帖始刻于同治五年(1866年),刻成于光绪六年(1880)。所收从隋唐至清代书人,以及其先人遗墨。嘉庆、道光年间,叶云谷、叶蔗田兄弟以所藏名迹勒石,贮于耕霞馆,未成帖而石归孔氏,孔

  • 离骚草木疏补

    四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撰。屠本畯,本名畯,字田叔,鄞县(今浙江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福建盐运司同知。《疏补》卷首有《离骚草木疏补序》(屠隆纬真撰),《自序》,《黎民表序》,吴仁杰原序。《离骚草

  • 诗汎历枢

    ① 一卷。清孙珏辑。全书共计十一条。其中“建四始五际”条,“而八节通”是推度灾语(引见《困学纪闻》),将其置于“卯酉之际为革政”之上,显然是讹误。“卯酉之际为革政”,引见《诗正义》。另外,“大明在亥”

  • 潭影轩词

    一卷。清沈宗约(生卒年未详)撰。沈宗约字鹤坪,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本书收词约六十余首。中间与曲阜孔昭薰酬和者,亦附孔词于各首之后。所用题目,如百宵烛、百子炮、压岁钱、撑门炭、元宝糕、欢喜桐、万年粮、

  • 南疆逸史跋

    一卷。清杨凤苞(1757-1816)撰。杨风苞字傅九,浙江归安人。诸生。经学小学,皆有根底。阮元在编《经籍纂诂》时,他就被邀参加了编纂。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年轻时就以《西湖秋柳词》有名于时,七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