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象数钩深图

大易象数钩深图

① 三卷。元张理撰。张理字仲纯,清江(今江西清江)人。生卒年不详。举茂才异等,历任泰宁教谕、勉斋书院山长,延祐中(1314-1320年),官至福建儒学提举,卒。《闽书》说张理“尝从杜本于武夷,尽得其学”,则为吴澄的再传弟子。《草庐学案》云:“后至元二十四年,贡师泰序其书传世。”考贡师泰泰定四年释褐,至正二十二年卒,其序传张理之书当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贡《序》说张理“于朱子《本义》所列九图之外,复推演为图一十有二,以明阴阳、刚柔、奇偶之象。”河图洛书之说盛于宋儒,旧谓邵雍得之李之才,李之才得之陈抟,而周敦颐、刘牧、朱熹亦各有说。元人说易多言图书,张理更续邵子、朱子之图而自为一家。此书上卷《太极图》,即周子之图。其《八卦方位图》,则本乎《说卦》。又有《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参天两地》及《大衍五十五数》诸图,《仰观俯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诸图,而皆溯源于河洛。中卷《天地数》、《万物数》二图仍即大衍策数。又有《凶会运数》、《乾坤大父母》、《复姤小父母》、《八卦生六十四卦》、《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有《反对变与不变诸卦图》。以下则六十四卦之图,分见于中下二卷,而参伍错综,《序卦》、《杂卦》皆为之图。朱睦《授经图》载张理之书,有《周易图》三卷,《易象数钩深图》六卷,《易象图说》六卷。焦氏《国史经籍志》书目与《授经图》同,而《钩深图》则作三卷。朱彝尊《经义考》只载《易象图说》六卷。倪氏《补元志》只载《易象图说》内外篇,钱氏《补元志》又出此书三卷。白云霁《道藏目录》以此书属之刘牧,由但据标题缮录致误。《通志堂经解》本从道藏本付刊,清雍正间张文炳有校刊本,又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北京图书馆还藏有明抄本《大象象数钩深图》三卷,《周易图》三卷。② 三卷。清纳兰成德原著。张文炳重订。文炳字明德,山西绛县(山西侯马)人,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安徽泗州知州。据其自序,此书得诸成大人《五经讲义》中,上卷共四十图,中卷五十图,下卷约四十余图,共一百三十余图,有的加以说明,有的未加说明。有的图加有张文炳按语,以申其义。其河洛等图,多取自宋刘牧,而于数之原理论述颇深。书之卷末附有来知德的《易说》。尚秉和认为此书于易数有可取之处,而于象则皆不切合。今存康熙刊本。

猜你喜欢

  • 栖霞小志

    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交,南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明嘉靖中贡生。著有《牛首山志》、《献花岩志》,俱甚罕见。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传世颇稀,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

  • 粤诗搜逸

    四卷。清黄子高(生卒年不详)编辑。黄子高,字叔立。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约嘉庆、道光时人。优贡生,以词章擅名,著有《石溪文集》等。此集为粤诗汇集。在编辑体例上与以往不同。以往粤人选编粤诗,大抵以兼收

  • 读尚书日记

    一卷。清余宏淦撰。余宏淦为江苏昆山人,诸生。此书稽考古义,颇有所获,偶尔还考订江声、孙星衍、王鸣盛、段玉裁、王引之、朱彬、冯登府等人的一些错误。比如“敬授人时”的“人”字,余宏淦认为不一定是卫包所改;

  • 石田诗选

    十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

  • 周易补注

    四十一卷。清末段复昌撰。段复昌字烰,衡阳人。此书欲广辑古注,补前人所未及。除古易注疏外,凡史汉及子书中有释《易》之处,全部收入,其份量较李鼎祚《周易集解》滋多。又所辑易注,以汉魏六朝诸儒之理数和易象为

  • 资州帖

    十卷。为《绛帖》复本。《绛帖》是宋代淳化官帖中最著名的法帖,可是民间却只闻其声名、不见其面目,故复刻本较多,如武冈本、乌镇本、彭州本等。许多复刻本在宋后皆亡佚,故其后见于著录为名为《绛帖》者,十有八九

  • 西游记述

    一卷。明袁宏道撰。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间进士,官吏部郎中。明代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著有《袁中郎全集》清四库存

  • 汀州府志

    四十五卷,首一卷,清曾日暎修,李绂纂。曾日暎,字艺田,江西南昌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汀州府知府。李绂,临川人,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日暎任知府后,以志乘自明崇祯十年修后一直未修,于是开局重修

  • 赏雨茆屋小稿

    一卷。清符曾(1688-?)撰。符曾,字幼鲁,一字子幼,号药林,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因父丧未与试。官至户部郎中。符曾博学多才,对诗的功力尤深。他与樊榭、赵昱

  • 姑苏杂咏

    二卷。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周希孟、周希夔二人字号、籍里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高启诗凡古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宫词一首,补遗四首,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