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十卷。周管仲(?——前645)撰。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河南许昌市西)人。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齐襄公时政令无常,鲍叔牙、管仲分别保护公子小白、公子纠逃出齐国。齐襄公死后,公子争立,
四十一卷。清王植(生卒年不详)撰。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北京市)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广东和平县知县,后调阳江提拔为罗定州知州。一生勤苦好学,潜心研究经史百家,他的著述很多,有儒学类,杂学类,术数类
①十卷。张鹤腾修,褚袂纂。张鹤腾字元汉,河南颖川卫人。出身进士,始令潞城知县后调榆次。《榆次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全书十卷,十类,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
十卷。《附录》一卷。元周霆震(1292-1379)撰。霆震,字亨远。安成(今属江西)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简称石初。早年刻意学问,曾从宋诸遗老游。延祐中,行科举法,再试不中,于是杜门专意
二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主先天之学,根据图书而推演其错综互变的宗旨,基本上都是推阐旧说。《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二卷。清艾绍濂、吴曾荣修,姚东济纂。艾绍濂字镜漪,山东济阳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副榜。光绪四年(1878)由洪洞调任临晋县知县。按临志传世之旧本,编辑最为精备者,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邑令
十二卷。清江永(详见《四书典林》)撰。是书分帝王、古贤、圣贤、诸侯、大夫、杂人、列女各部,凡二百余人,大旨为举业而作,但跟坊行诸本迥然有别。向来援引错谬,江永都一一为之订正删削,其中尤其重要者,如孔子
四卷。清宋楚望撰。宋楚望,字荆川,当阳人,乾隆间进士。曾官江南直隶太仓州知州,加三级,记录四次,记大功八次。奉旨特升江南常州府知府。乾隆十七年(1752),宋楚望移牧太仓,见其地东北滨大海,望洋而惊。
见《诸真玄奥集成》。
二卷。清周靖(生卒年不详)撰。周靖字敉宁,吴县(今属江苏)人,周顺昌(万历进士,为魏忠贤迫害而死)的曾孙。此书旨在辨别篆书与隶书的同异,与张有《复古编》相类。所不同的是,张书以篆文为纲,附列隶字之正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