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姜斋诗话

姜斋诗话

二卷。又本三卷。《附录》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间举乡试。明亡,曾从事抗清活动。后隐居于湘西、广东一带,治学著述。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遂称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文学家,一生著述百余种,后人合编为《船山遗书》三百五十八卷。王夫之强调文学的现实精神和社会作用,论诗以意为主,以情景妙合无垠为贵,重视兴、观、群、怨,反对拟古雕琢。王夫之论诗著作,有《诗绎》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记(琐记)》一卷。另有《夕堂永日绪论》及《外编》,则多论时文经义。初本无《姜斋诗话》之名。清朝道光时,邓显鹤刻《船山遗书》,书前目录始载《姜斋诗话》三卷:卷一《诗绎》、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三《南窗漫记》,别载《姜斋外集》四卷,其卷三即《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后曾国荃金陵刊本《船山遗书》当即据之收入,仍以《姜斋诗话》为副题。光绪间,王启原辑《谈艺珠丛》只取《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共二卷。近人丁福保辑《清诗话》,《姜斋诗话》即据《谈艺珠丛》本,而改易此名,分为上下二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卷一,《诗绎》十六条;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四十八条;卷三,《南窗琐记》三十二条;另附《夕堂永日外编》五十四条。

猜你喜欢

  • 廉吏传

    不分卷。明黄汝亨(1558-1626)撰。汝亨生平事迹见《古奏议》条。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廉吏的事迹。汝亨之前,宋代费枢已作有《廉吏传》,然汝亨认为该书只录春秋至五代、且只有一百一十四人,尚为阙略,故搜采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一书,于卷初第一章赞扬禅定功德略明身本与真心,以及身与心数之差别。第二章广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分晓修禅与不修禅的得失、利害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 公孙龙子

    三卷。公孙龙(约前325-前248)撰。公孙龙,战国时期赵人。公元前284年,他曾以游学者的身份到过燕国,劝燕昭王息兵。公元前257年在赵国见过赵惠王、邹衍、孔穿诸人,可见他与邹衍、庄周为同时代人。公

  • 秦汉瓦当文字

    一卷。续一卷。清程敦撰。程敦,字彝斋,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瓦当,即筒瓦之头,其上多有纹饰和文字,以为装饰之用。研究瓦当上的文字,并著有专书的,首推朱枫的《秦汉瓦当图记》。《秦汉瓦当文字》一书

  • 河工蠡测

    不分卷。清刘永锡撰。清刘永锡,字我彭,号竹村,宁海人。乾隆举人。阅历河干二十余年。此篇则其经验及见闻所集。清钞本。不分卷,分为十门:二难、四要、三急、五备、六宜、五忌、四慎、二禁、四约、三信。此编所论

  • 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十三卷。不著编者姓氏。此编合《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杂咏》、《新增》及《续增都门杂咏》、《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都门虫语》、《都门赘语》、《都门打油歌》、《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京华

  • 舟车初集

    二十卷。清陶季(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陶季初名庵,字季深,复去深称季,晚号括庵。宝应(今属江苏)人。入清放弃举业,专力诗、古文。其平生足迹半天下,诗多在舟车中作,因名“舟车集”。其诗多才锋踔厉,风

  • 续修临晋县志

    二卷。清艾绍濂、吴曾荣修,姚东济纂。艾绍濂字镜漪,山东济阳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副榜。光绪四年(1878)由洪洞调任临晋县知县。按临志传世之旧本,编辑最为精备者,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邑令

  • 春秋三传纂凡表

    四卷。清卢轩撰。卢轩字素功,一字六以,号日堂,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著有《日堂文钞》等。此书将“三传”中论及《春秋》书法之处江集列表,经文直书,传文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