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书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近代学者只能一并辑其佚文。① 一卷。清黄奭(其生平不详)辑。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颜氏家训》、《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五经文字》、《毛诗名物抄》、《汉书音义》、《广韵》、《集韵》等。考《颜氏家训》引《字书》“即旄邱之旄也”,知《字书》当为六朝间的人所作。从群籍所引诸条来看,如“玑,小珠也”、“俎,肉几也”,“盼,美目也,目黑白分也”等等,其训诂最精,实乃六朝字书之善者,非《字统》可比。是书今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本。② 二卷。近代龙璋(其生平未详)辑。龙璋攸县(今属湖南)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梁顾野王《玉篇》、皇侃《论语疏》,隋萧该《汉书音义》,虞世南《北堂书抄》、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参《五经文字》、宋李昉《太平御览》、孙奭《孟子音义》、陈彭年《广韵》、乐史《太平寰宇记》、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希麟《一切经音义续》、金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元胡三省《通鉴注》等。依《说文》部首编次而成,虽未能尽复旧观,然皆足以资钻仰。是书有龙氏排印本,即《小学搜佚》(上编)本。

猜你喜欢

  • 樗隐集

    六卷。元胡行简撰。简字居敬。新喻(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官翰林修撰、江南道御史、江西廉访司经历。元末农民战争爆发,行简乞归乡里,教授经学。行简文章以“冲和

  • 诸经略说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 禹贡广览

    三卷。许胥臣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学者。《禹贡广览》一书,体例严整。卷首载九州总图,其下九州各列分图,导山、导水、南条、北条亦分析为图。各以经文分附于图后。至于“九州攸同”及“

  • 书系

    十六卷。明唐大章撰。唐大章字士一,仙游人。天启中贡生。此书主要摘录汉以来诏令奏疏及前人事略,迄元而止。此书虽名曰《书系》,实欲续《尚书》,故其体例仿《尚书》例,讲春秋之义,扬善抑恶,垂宪后世,故录善而

  • 阳宅撮要

    二卷。清吴鼒(1755-1821)撰。吴鼒字山尊,又字及之,号抑安,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人。嘉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后主讲扬州书院。善骈文,能诗,著有《夕葵书屋集》。是书自序称“遍搜宅书”,

  • 梵纲菩萨戒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梵纲菩萨戒经义疏》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纲经》下卷的经解。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而采三重玄义。即释名、出体、料简。在释

  • 沈阳日记

    不分卷。朝鲜世子等纪录。朝鲜李朝第十六代皇帝仁祖之子、昭显世子李于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元年(1644)八年间在清为人质。该书为世子及其随员在沈阳时期的日记,详细记载了他们的行动及见闻,是研究当时

  • 录异记

    八卷。五代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自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浙江丽水县东南)人(一作括苍)。性喜读书,好为文章。官至户部侍郎。著述甚多,有《谏书》一百卷等多部。《录异记》《宋志》作十

  • 十三娘笑掷神奸首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共二折,其情节采自宋孙光宪的小说笔记《北梦琐言》中的一则故事,写侠女荆十三娘诛奸之事。李三十九郎有爱妓,被妓之父母夺与诸葛殷,荆十三娘知之,夺回归李。本剧前标

  • 论学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来进一步阐发自己“为学”的宗旨,并补充作者所撰《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所“意未尽”的内容。其宗旨仍是“大学”之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