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津讨原

学津讨原

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种,一千零四十八卷。清张海鹏编辑。张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出身,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刊刻古书为己任。刊有《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等三大丛书。《学津讨原》根据明毛晋《津逮秘书》重行编定而成,删去诗话书画题跋及个别伪书,所收皆四库著录有裨经史实用之书,以经史百家、朝章典故、遗闻轶事为主,间及书画谱录一类之书。丛书自序引旧题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崇学》“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之意,故取名为《学津讨原》。第一集收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等八种,第二集收汉郑玄《尚书郑注》等八种,第三集收宋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等八种,第四集收宋郑樵《尔雅郑注》等六种,第五集收宋司马光《稽古录》等四种,第六集收晋葛洪《西京杂记》等十三种,第七集收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等十一种,第八集收宋王应麟《汉制考》等十一种,第九集收汉赵爽注《周髀算经》、晋郭璞《古本葬书》等十种,第十集收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等五种,第十一集收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等六种,第十二集收汉马融《忠经》等九种,第十三集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等八种,第十四集收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等五种,第十五集收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等十九种,第十六集收晋干宝《搜神记》等十种,第十七集收南汉王定保《唐摭言》等十一种,第十八集收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前录》等四种,第十九集收宋岳珂《桯史》等六种,第二十集收汉严遵《道德指归论》等十一种。全书取舍精严,考证详确,每书后附以《四库提要》,无提要者则撰写跋尾说明始末原委。汉唐著述、宋元稗乘,搜辑较为全备,可称丛书之精品,学术之渊薮。通行本有清嘉庆十年(1805)虞山张氏照旷阁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改亭诗集

    六卷。《文集》十六卷。清计东(1625-1676)撰。计东,字甫草,号改亭,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少负奇气,年十五补诸生。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后因江南奏销案的牵连被除名。从此仕进失路,十多年后

  • 释服

    三卷。清宋绵初撰。绵初字守端,号瓞园,江苏高邮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贡生,历官五河、清河训导。深于经术,长于《诗》说。尚著《韩诗内传征》、《形声指误一隅编》。是编释服冠及其制度之古称殊详,宋

  • 古雪斋近稿

    一卷。明朱多颎(约1590年前后在世)撰。朱多颎,字以昭,号斗斋,江西南昌人。朱权后裔。生卒不详。是稿乃颎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唱和之作。《四库》编者称: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余而短于精诣。有浙江

  • 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一卷。汪远孙(1789-1835)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借闲漫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据《清史列传》记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内阁中书。”家中有著名的藏书楼“振

  • 湖南财政说明书

    二十四卷。清湖南清理财政局编。首载《详抚院咨送湖南全省财政说明书》文。下为例言及财政丁漕盐务各论说、平量比较表、各属解兑藩粮库款随解各费表,其卷一至卷十为入款,分为田赋类、漕粮类、租课类、盐课税厘类、

  • 乳源县志

    十二卷。清裘秉钫纂修,庞玮纂。裘秉钫,浙江富阳人,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韶州推官黄华秀。顺治十八年(1661),裘秉钫莅任,适奉上行文咨取列郡山川名胜,汇成《东粤大观》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

  • 西夏文缀

    三卷。清王仁俊(详见《辽文萃》条)辑。王仁俊认为西夏思恭子弟,一姓相传,历王五代,元昊崛兴,翻译经典,崇尚儒术,尊孔子为至圣,帝之以文宣,衣冠制度奄有中国遗风,其文章辞命,有可观者。遂于编次《辽文萃》

  • 删补孟子约说

    二卷。清孙肇兴撰。是书于《孟子》一字一句,务必得其着落。如首章“曰孟子见,可知非梁王能致之也。曰叟,尊之也;正远之也,不远千里。所谓前王,非王前也。有以利直是下王曰何以利。说话曰:吾便不知有大夫等已教

  • 畏垒山人诗集

    四卷。清徐昂发(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昂发字大临。江苏昆山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提督江西学政。本集为诸体杂编,其五言古体大抵刻峭清新,有透空碎远之音。然而落笔太快,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