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圣济经
见《圣济经》。
见《圣济经》。
十卷。清吴懋清撰。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广东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二五年(1810)举人,例援中书科中书衔。懋清著述甚多,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其自序曰:“犯三不韪欲订毛经,而补序补传,厥罪大矣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
七十回。清俞万春(1794-1849)撰。俞万春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颖悟,博极群书。文武兼通,弓马娴熟,为一方硕儒。二十岁左右,随父亲到广东任所。嘉庆中叶,适逢徭民起义
四卷。明人作,作者不详。载于《永乐大典》中,题名《国朝忠传》。所录多为明以前人事迹。各绘图系说,语言通俗,似演义之类。有《涵芬楼秘笈》(第一集)本。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时,谪戍云南永昌。曾与何景明等为友,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古倾向。贬谪以后,感愤颇
十卷,后集五卷。旧本题天历已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约为元仁宗时所刊。但刘氏名字生平皆不可考。书前有撰者自序云:“宇宙间事物皆可赋,然群书不能遍观而历考也。文场寸晷,未免有望洋之叹。今于经、史、子、集类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七十四种。清管廷芬(见《销夏录旧》)编。是书所收四部均有,经部如清苏士枢《易义参》一卷,史部中清钱仪吉《补晋兵志》一卷、清佚名《明边镇题名考》一卷,史料价值较大。此外也多杂记、游记、诗话、论画、论书法
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录一卷。清杨浚撰。浚字雪沧,别号观頮道人,福建侯官人,尚著《冠悔堂金石题跋》。是编卷首有光绪戊寅(1878年)、己卯(1879年)龚显曾、陈棨仁序及杨氏自序,并凡例十一则。
四卷。清关天培(1871-1841)撰。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庆八年(1803),由行伍考取武生,拨补外委,历升千总。道光十三年(1883),累官署江南提督。次年,授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