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遗民录

宋遗民录

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所录仅谢翱、方风、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所作,已多挂漏。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为郭罗洛氏,为元色目人,与宋遗民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其欺。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①一卷。作者不详。《四库提要》云:“乃洪武抄本,毛晋刻之,附于《忠义集》之后。或元人所作,或明初人所作。”所载为元初宋朝遗民事。有《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五集)本。② 十五卷。明程敏政(约1445-1500)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文学家。少聪慧,成化进士,学问广博,与李东阳齐名。官至礼部右侍郎,专典内阁诰敕。《明史·文苑传》称其“才高负文学,常俯视侪偶,颇为人所疾”。有《新安文献志》、《篁墩集》等。《宋遗民录》一书主要记录宋代遗民事迹。前六卷记王炎午、谢翱、唐珏三人的事迹及遗文,同时类列后代为三人所作诗文,第七卷以后,则附录张宏毅、方凤、吴思齐、龚开、汪元量、梁栋、郑思肖、林德旸等八人事迹。第十五卷记元顺帝为宋瀛国公子事,而全引余应诗、袁忠彻等所记。该书考证未能精审,如记虞集私侍文宗之妃一事,说殊妄诞,明为时人所谎造,然该书信而录之,亦甚乖谬。该书有明嘉靖二年至四年程威、程普等刻本;清初抄本,内有黄丕烈校并跋;清康熙三十三年抄本;清乾隆四十三年吴翌凤抄本,内有吴翌凤校跋并临黄丕烈校跋;清张德荣抄本;现均藏北京图书馆。并皆只存六卷。该书又曾收入清鲍廷博辑的《知不足斋丛书》,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清长塘鲍氏乾隆道光间刻本(第168种)。

猜你喜欢

  • 窥豹集

    二卷。清蒋超伯撰。蒋超伯生平事迹已著录。此书为考订经史著作。书中多引惠栋《九经古义》、朱氏《经传考证》、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书,亦有引书不著其名,似出己手之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 焦里堂事略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

  • 葬经

    见《葬书》。

  • 太极图分解

    一卷。不著撰人。天一阁书目作罗鹤撰,但书有自称“鹗曰”之言,则其名鹗非名鹤。《江西通志》载,罗鹗,宜黄人,嘉靖辛酉举人,官至思南府同知。当即其人。该书列周敦颐《太极图说》与朱熹之注,而申陆九渊之说以驳

  • 六书约言

    ①二卷。清吴善述(生卒年不详)撰。善述字澥城,浙江镇海人。是编于六书专以象形为经,以其他五书为纬,合许书九千余字,总分象天、象地、象人、象体、象事、象器、象植物、象动物八类;其属于各类之字,象天者五,

  • 续猗氏县志

    ①四卷。清周之祯修,崔曾颐纂。周之桢字甫,河北清苑县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二年(1863)任猗氏县知县。崔曾颐字少伊,永济县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主讲郇阳书院。同治五年(186

  • 军器则例

    二十四卷。清董诰(?-1818)等奉敕修。董诰,礼部尚书董邦达之子。清大臣,乾隆十八年(1753)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是书于嘉庆十九年(1814)告成,其卷一、卷二为条例,卷三为

  • 石洲诗话

    八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他学识渊博,精通考据、金石、书法,兼工诗文。著作有《复初斋文

  • 乐志堂文集

    十八卷。《乐志堂文略》四卷。清谭莹(1800-1871)撰。谭莹字兆仁,号玉生。南海(今属广东佛山)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谭莹自幼聪颖,长于辞赋,尤工骈体文,曾著有《乐志堂诗集》、《岭南遗书

  • 越镌

    二十一卷。明王在(生卒年不详)撰。晋在晋生平详见《兰江集》(辞目)。是集凡二十一卷。前面有黄汝亨、陈懿典作的序文。前三卷为古今体诗,后十八卷皆为杂文。乃万历年间在浙江杭州为官时所刻,因而以《越镌》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