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对数简法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鉴细草》,均未刻出。后与项名达成忘年交,同治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及椭圆求周术,项名达死后,戴为之续成《象数一原》。1845年撰《对数简法》二卷,次年又续一卷,1852年撰《外切密率》四卷,《假数测圆》二卷,合刊成《求表捷法》、1860年太平军破杭州,戴煦与其兄自尽。十七世纪对数传入我国之后,对数表造法仅有《数理精蕴》下编卷三十八的“递次开方法”,极为繁琐。戴煦说这种方法“布算极繁,甚至经旬累月而不能竟求一数,故言算者鲜不望之而生畏。夫立法太繁,则较算不易。”(自序)有见于此,戴煦不断改进旧法,详加探索,终于获得了简法,创立了二项式展开式。《对数简法》卷上“开方七术”,“求开方表”中记载了我国数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指数为任何有理数的二项式定理,嗣后又与项名达一起将指数推广为任意实数的情形,使造表变得简便。为进一步简化计算步骤,戴煦先行求出七十二个数的对数,其它数的对数皆从此而生,这就是不用开方的简算法。他还在前人幂级数研究的启示下,于《续对数简法》中阐明:10的自然对数与任何整数的常用对数皆可用幂级数来计算。他认识到当n无限增大时,n〔(1+x)1/n-1〕的极限为1+x的自然对数,继而给出了lg(1+x)的幂级数展开式,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求出任意自然数的常用对数。戴煦的成果虽晚于欧洲的同类成果,但属独创性的工作,具有一定意义。《对数简法》版本主要有:《求表捷术》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西算学丛书初编》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书法离钩

    十卷。明潘之淙撰。潘之淙字无声,号达斋。钱塘(今浙江钱塘县)人。此书荟萃旧说,分门别类,共八十二篇目。卷一为“源流”等十五篇,卷二为“取法”等十二篇,卷三为“学篆”等十一篇,卷四为“体式”等十一篇,卷

  • 历朝名媛诗词

    十二卷。清陆编。陆,字梅垞,吴门(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陆因感于历史上名媛之诗词不少,而选学与录之者甚少,于是自选上自汉代下迄辽元名媛所作,“汰其六七,存其二三”共录诗六百三十一首,词六十七首。其

  • 杨辉算法

    宋杨辉(详见《详解九章算术》)撰。《杨辉算法》为杨辉后期三部算书的总称,其包括《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二卷(1275),《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对这三部书的编著

  • 鹿洲公案

    二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纪略》)撰。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共计24篇。蓝鼎元号“鹿洲”,故名。有《鹿洲全集》本。

  • 浙西水利备考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字竹屿,安徽人。父友亮,始侨寓江宁。凤生少治举子业,屡试不第。嘉庆十年(1805),援例以通判试用浙江。嘉庆二十五年(1820),补嘉兴府通判。凤生在浙江日久,屡著知县事,所

  • 东行百咏集句

    九卷。附芳洲年谱一卷。明陈循(1385-1462)撰。陈循,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见《芳洲集》)是编乃陈循被谪戌铁岭由京东行时,集古人诗句以抒怀而成七绝数百首。初得三百首,后又叠和

  • 禹贡纂注

    一卷。清周天阶撰。周天阶字象台,江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不详。书首有其门人吴一蜚的序,在刊刻时,周天阶可能已经去世。吴一蜚在序中称此书汇集诸家,删繁摘要,何山何地,读者开卷即可明了,对其师推

  • 熊学士诗文集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

  • 大学谊诂

    一卷。马其昶(1855-1930)撰。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近代散文家,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参与纂修《清史稿》,有《抱润轩文集》、《毛诗学》等。是书为

  • 经笥堂文钞

    不分卷。清雷鋐(生卒年未详。)撰。雷鋐字贯一,号翠庭,福建宁化人,雍正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博览群书,文章言简意赅,具有古文人的风格。著有《经笥堂集》、《读书偶记》等《经笥堂文钞》不分卷,系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