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大传补注

尚书大传补注

七卷。清王闿运撰。卷首有王闿运自序。在“自序”中,王闿运说:“《尚书大传》旧为四十一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君注之,乃次为八十三篇。至宋史志著录在官,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而亡。孙之騄抄撮为四卷,残阙殊甚。然《四库》本不能不借资。乾隆之时,儒学大盛……而四卷古本讫不可得。见曾刊本云:‘得之吴中’,讳所从来,不知原本刊也,抄也?卢文弨又以孙本所有者为《补遗》,而自作《续补遗》及《考异》。陈寿祺又兼采孔广林为三卷,自谓详核,而妄谓畅训为略说,言多专辄。……其八十三之数,就今推之,盖传二十九篇,各有畅、训,共五十八也。说序一篇,今有九告等目是也。王祀一篇……四时一篇,禁一篇,又当有天文、卜筮、符瑞、春秋灾异各一篇,合前六十六也。其说礼者,昏礼、后妃礼、养老、学、祭、郊、桑造、士、田狩、太子当各为一篇,说古事记圣言为略说一篇,八十三可知者七十有七,殆可谓无缺矣乎!”王氏对此言之凿凿,是否果有实据,不可知。至其补注,则时有确见,为王氏经书笺注中所少见。此书为王氏晚年著述,立论远较以前谨严详核,诚为不易。本书亦为伏生《尚书大传》本之较为完善者,可资学者一观。有王湘绮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小学钩沉

    十九卷。清任大椿(1738-1789)辑。王念孙(1749-1832)校正。大椿字幼植,号芝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授礼部主事,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改翰林

  • 异字音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任大椿辑。《异字音》一书,《七录》、《隋志》及新旧《唐志》皆未著录。唯《广韵》下平十五青征引两条:“詅,詅音相次,出《异字音》。”“跉,徐行不正貌,出《异字音》。”据此可知《异字音

  • 夏小正传笺

    一卷。清沈秉成(生卒年不详)撰。沈秉成,字仲夏,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此书成于同治二年(1863),正其官翰林时。沈氏自谓“《夏小正》自六朝以来已别行;宋政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丰川续集

    三十四卷。清王心敬(1656-1738)撰。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陕西鄠县人。卒年八十三岁。为诸生。督学待以非礼,弃去。讲明正之学,总督额伦特、年羹尧先后以隐逸荐,不就。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

  • 味梅吟草

    四卷。清余希婴撰。余希婴,生卒年不详,字筠雪,号澹如,江苏昆山人,余梦星之次女,许配常熟朱子钦,因家贫,立志奉养双亲,终生未嫁。年过八旬,仍作女傅,以教书、教刺绣为生。此书咸丰九年(1859)夏镌,松

  • 藏书纪要

    一卷。清孙从添撰。孙从添(约1702-1722),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县诸生。家多藏书,量逾万卷,有《上善堂书目》行世。此为孙氏关于藏书建设的专著。共分八则:购求、鉴别、钞录、校雠、装订、编目

  • 节爱汪府君诗集

    二卷。明汪文盛撰。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今湖北崇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官按察使。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安南之役,功成于毛伯温,然而代谋制胜,实汪文盛之功居多,召为大理卿,因病

  • 仁化县志

    二卷,清李梦鸾纂修。李梦鸾,广宁人,荫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知县。仁化,旧志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县令马暐纂,后两度续修。康熙间,仁化历兵燹后,县志简篇既蠹,文献无征,续记也残失,县令李

  • 乘方捷术

    三卷。清邹伯奇(1819-1869)撰。邹伯奇,字特夫,又字一鹗,广东南海人,通经博古,尤擅算学,与夏鸾翔、丁取忠等名家交往甚密,在南方沿海诸省颇负盛名。曾于1866和1868年两度被朝廷召任北京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