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山带阁注楚辞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后博得功名,惟骥独困,老于诸生。二十三岁时,得头目之疾,春花秋月,嬉游之事,皆不得参与。一生以诗书自娱,及老犹不废学。对诗、古文、词时有论撰,经、史、子、集之书评注也不少。学问根基较扎实,尤其对《楚辞》功力颇深。此集包括《卷首》、正文、《余论》、《说韵》四部分。蒋氏先用六年撰成正文六卷,七年后增补《余论》、《说韵》。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才将两部分合刊于世。共历二十年时间,可谓倾注了蒋氏毕生心血。《卷首》包括《序》,《后序》,《采摭书目》(401种),《史记·屈原列传》,沈亚之《屈原外传》,《史记·楚世家》(节略),《楚辞地图》(五幅)。《楚世家》(节略)前有小序,其中有按语十三条,双行夹注三十条。录此目的在于以《史记》印证屈原事迹,研究方法颇为可取。《楚辞地图》有小序,目的在于说明屈子在怀、襄朝的行踪。五幅图为:《楚辞地理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各图有简注,以考证屈原涉历先后之序。正文六卷,单取屈原作品。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卜居》、《渔父》,卷六《招魂》、《大招》。在小序中称合《汉书·艺文志》二十五篇之数,所列为二十七篇,但合《九歌》二湘、二司命各为一篇,仍为二十五篇。《余论》二卷,上卷简要论述《楚辞》,及论述《离骚》、《九歌》、《天问》,下卷论述《九章》至《大招》。对各篇论述涉及到名物、典故考证,文章脉胳揭示,作品背景叙述,旧注得失评论等,不乏精邃之见。《说韵》一卷,列出每篇作品韵脚,列通韵、叶韵、同母叶韵三例,以《诗》、《易》等加以考证,并从音转说角度,解释《楚辞》协韵,征引宏富。此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对屈原生平事迹及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有精深考证。蒋氏从历史年月,路线的行进,屈原的处境及作品反映的心情等方面综合考证,认为《哀郢》作于《涉江》之前,符合实际。二、在寻释文章脉理,分析文义方面,有不少精辟见解。如《离骚》向灵氛、巫咸问卜一段,指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得文章脉理。三、善于阐发作品主旨。释《怀沙》,弃名家怀抱沙石之说,主汪瑗首创怀长沙说,并详加考辨,已为后代学者所公认。四、在研究方法上,不囿于前人称屈原“依托五经以立义”(《楚辞章句》)及赋、比、兴评点方法的限制,从作品出发,在丰富的背景材料基础上,加以注释,其研究方法可取。此书尤以翔实为特长,是研究《楚辞》重要的参考著作。然亦有失误之处,如谓《离骚》,以女喻贤君,以芳草喻贤臣,其看法主观、偏颇。称《九歌·少司命》为“殆月老之类也”,更是明显错误。版本有雍正五年(1727)自刊本,福建图书馆、兰州大学藏。民国二十二年(1933)北平来熏阁影印原本。1958年中华书局编辑所据原刊本排印,后多次重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此书时,对个别错别字作了必要订正。

猜你喜欢

  • 理学备考

    三十四卷。清范鄗鼎撰。范鄗鼎字彪西,洪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年(1667)进士,以养亲不仕,终于家。本书为明代诸儒的资料汇编。其中第一至六卷摘录自辛全《理学名臣录》;七至十卷摘录自孙奇逢

  • 御批通鉴辑览

    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奉敕修。又称《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或《通鉴辑览》。明正德年间李东阳撰《通鉴纂要》九十二卷,清高宗时常翻阅。因其褒贬失宜,记载芜漏,不足以备览,

  • 平台纪略

    不分卷。清蓝鼎元撰。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雍正年间官至广东普宁知县、广州知府。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反清起义

  • 朱子读书法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

  • 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

  •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

  • 古文尚书撰异

    三十三卷。清段玉裁(1735-1815年)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段氏为戴震弟子。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

  • 绎志

    十九卷。清代胡承诺撰。胡承诺字君信,号石庄,竟陵(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入清,隐居诵读。著有《续书说》、《菊佳轩诗集》。此书是作者的札记类论著,卷下分目,计有六十一目,主要内容为泛论儒者“志学、明

  •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

    十六卷。清焦映汉、贾棠撰。焦映汉、贾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集为焦、贾二人于琼州为官时所刻邱浚、海瑞诗文合集。凡十六卷。邱浚《琼台类稿》本七十卷,此集选定十卷;《海瑞集》有自作的稿引,不着卷数,此集定

  • 隶辨

    八卷。清顾蔼吉(生卒年不详)撰。蔼吉字畹先,号天山,又号南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纂修官,任仪征教谕。善画山水,精缪篆八分书。顾氏《自序》云:“《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