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乐府志

平乐府志

①二十卷。清胡醇仁纂修。胡醇仁,字令远,号静斋,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监生,雍正二年(1724)任平乐府知府。旧平乐府志抄本仅三册,分三十一类,一册不足百张,前无序文,既断且烂,不可句读,不知其始。万历间唐世尧重修,后王延绹欲修不果。雍正初年,知府胡醇仁纂修府志,府志无征,求诸县志,备一郡典故。八县中贺县志无序可稽,传明代费炳一修,存抄本八十页;修仁县志无存,存不知出何人手抄本二十七页;恭城县志始于万历曾三捷,张汝醇重修,康熙间曹林韵求其原本,获十之三、四,县令揭宗本得曹遗稿五十篇修葺之,存抄本二十五页;富川县志创于嘉靖间张思识,止分九类,万历间县令周笃棐,首以图经,终以外志,中作二纪二表八志列传,三十九年(1611)县令张文耀修为十一卷,存十二页;永安州志,始于明成化间邓牧,康熙间丁牧重修;昭平县志,始于万历柯、李二县令,康熙间杨县令重修,皆初具大纲;荔浦县志四卷,始于万历吕县令,重修于康熙间许县令,比永安、昭平志详,但诗稿过半,近敷衍;惟平乐县志,黄大成刻本十六卷,纲目备具。乃合府领七县一州之方志而成,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平乐府志》雍正四年刻本,此志纲领类属尚欠严谨,搜采尚称详备,是一郡文献所存。② 四十卷首一卷,清柱等纂修。清柱,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八年(1803)任平乐府知府。平乐府志,雍正四年(1726)知府胡醇仁创修。逾八十年,清柱莅任,见旧志残缺,思修复之。因檄行各州县,数十年升降沿革,及其乡之有德行、道谊者,悉以闻。适其故人长沙王人作来署,遂相与参考旧闻,博访耆宿,在前志基础上删繁增简,经八月稿成。志成于嘉庆十年(1805)。《平乐府志》嘉庆十年刻本,全志四十卷首一卷。卷首序、凡例二十二则、目录,分为:卷一星野部、舆地部,卷二至卷三舆地部,卷四水利部,卷五至卷九建置部,卷十卷至十一学校部,卷十二至卷十四选举部,卷十五至卷十七秩官部,卷十八至卷二十名宦部,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人道部,卷二十四田赋部,卷二十五食货部,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武备部,卷三十经费部,卷三十一古迹部,卷三十二风土部,卷三十三夷民部,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艺文部,卷四十外志、跋。此志为四十卷,十八部,八十八类。以类集事,以部统类,较前志稍为详晰。有光绪三年(1877)刻本。

猜你喜欢

  •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三卷。宋钱乙(1035-1117)撰。阎孝忠(生卒年不详)整理。钱乙,字仲阳,祖居钱塘(今属浙江省),后迁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是为郓人。幼年孤苦,稍长读书,随姑父吕氏学医,曾治愈公主及皇子病,而授

  • 续高僧传

    三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续高僧传》,亦称《唐高僧传》。佛教传记体史书。因本书是继慧皎的《高僧传》而作,故题书名为《续高僧传》。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

  • 事词类奇

    三十卷。明徐常吉(生卒年不详)撰。徐常吉字士彰。万历十一年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本书分二十四类。次序为先经、后子史,以及仙释之类。分门辑事,以类选词。每条之下的注释,为吴人陆伯元所作。

  • 长沙药解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对张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二书中所载二百四十四方、一百六十一种药物进行分析编排论述而成。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

  • 唐鉴

    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吕祖谦注。范祖禹(1041-1098),北宋史学家,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四川成都)人,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司马光设局编修《资治通

  • 读易寡过

    一卷。清沈豫著。沈豫字小敷,号补堂。萧山人。道光时诸生。平生好学,攻研经史,著有包括本书在内的《蛾术堂集》。因作者于科举仕途不畅,故常常借著述发泄心中不满。其易说多采自汉魏诸儒,不言象、不训诂,只是把

  • 仪礼汇说

    十七卷。清焦以恕撰。以恕江苏金山县(今属上海)人,官至淮安府训导。书有叶承拜序及焦氏自跋。自跋称:“寂从诵阅之余,先为顺文诠释,一遵《义疏》,名曰《便读》。旋取诸儒之说,自《注疏》及《义疏》引用诸条,

  • 古今好议论

    十五卷。明吕一经(生卒年不详)编。吕一经字子传,号非庵。崇祯四年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本书采辑汉唐以来,直至明代,一些诸儒的议论,分经学、经济二门。经学又分为二十二类,经济分二十四类,共计五百五十六

  • 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

    一卷。清代王潜刚(生卒年不详)编。《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一书,收北魏时造像共有四通,即:北魏长庆寺造舍利塔并记,王苌造像并造像记;李禄造像并造像记,比丘僧东朗造像记。收东魏时造像共有四通,即:金明心等

  • 经义图说

    八卷。清吴宝谟(生卒年不详,嘉庆间在世)撰。宝谟为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生平不详,所著除本书外,尚有《淡远轩诗集》三十卷。本书卷首例言说:“尝见六经图拓本,相传朱子所订,不知石碣藏于何地。后至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