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庐州府志

庐州府志

①十三卷。明吴道明修,杜璁等纂。吴道明,字行甫,号豫斋,元城人,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明隆庆六年(1572)来任庐州府知府。杜璁,本郡人,进士,官广东佥事。庐州府志,自明景泰间,始经纂辑,其后天顺间郡守朱镛,弘治间郡守马金,复相继纂修,正德六年(1511),郡守徐钰又重加修辑,嘉靖间郡守张瀚,亦有志重修而未果。吴道明来守是郡,病府志之有阙,因延杜璁等,设局重修,始事于隆庆六年,至万历三年(1575)而志成。此志十三卷,分为二十二目,为图经、郡县表、郡县纪、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祀典志、官师表、人物表、名宦列传、乡贤列传、武将传、戚畹传、贞烈传、侨寓传、方技、仙释、寺庙、外传、杂志、艺文志,又于各目之下,或以类别分子目。此志因循旧志,体例粗备。于郡县、官师、人物,皆以表列出,年经事纬,秩然有序,亦深见卓识。其不足者,志山川则不能详其脉络,言地理则不能举其坊巷,有失志体。有明万历三年(1575)刻本。②五十四卷,图一卷。清张祥云修,孙星衍等纂。张祥云,字鞠园,福建晋江人,进士,官刑部郎中,嘉庆四年(1799)来任庐州府知府。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一字伯渊,清江苏阳湖(今并入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初授编修,历官山东督粮道。因病去职后,主持钟山书院。孙氏对经、史、文字均有研究,著作宏富,与洪亮吉齐名,家藏书称巨。乾隆四十五年(1780)应陕西巡抚毕沅之邀,参与编纂《关中胜迹图志》,随后相继纂成陕西《邠州志》、《礼泉县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三水县志》。晚年又与人同纂江苏《松江府志》等。嘉庆七年(1802),内廷续修会典,檄取天下府州县志,以备采录,庐州知府张祥云,奉命重修府志,延阳湖孙星衍等主其事,期年而志成。此志盖取吴志、崇祯严志、康熙张志,参互考订,益以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来,近百年之实事,赓续而成。纂修之士,多出一时名家,故此志取材宏富,叙事赅备,引征广博,考据翔实,结构严整,文亦雅洁。此志别设大事志一门,虽非志体,然纲举目张,可见一郡废兴存亡之故。有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③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云修,林之望、汪宗沂纂。黄云,字水臣,湖南清泉人,监生,光绪四年来任庐州府知府。林之望,原任湖北布政使。汪宗沂,字仲伊,新安人,前山西知县。黄云来守是郡,惧旧闻之放失,于是设局重修郡志,自叙谓虑“一郡之广,五属之遥,未易旁周,恐多阙漏,缓成书之岁月,勤考证于缥缃”,历时八载,始成稿本四十余册,以呈合肥李鸿章。李鸿章因以志稿畀之,嘱为酌定,至光绪十一年(1885)始编辑成书。此志取材宏富,纲罗遗佚,考核精审,于旧志之遗阙,亦多所厘正。旧志言疆域而不详坊巷、村镇,此则皆为补录;旧志山川罗列无纪,此则详其脉络,区别远近,又舆图用计里开方,沿革、职官、选举,则作表以省简牍,皆于法至善。此志别编氏族表,亦深见卓识。于淮军战事编一门,详载捻军在郡辖境内的活动,为农战史的研究提供极其真实可贵史料。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猜你喜欢

  • 关中丛书

    八集,五十四种,二百零八卷。民国宋联奎编。宋联奎,陕西西安人。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认为东南各省,或一省,或一郡一县都有郡邑丛书,而陕西尚无,于是延请宋联奎主持编纂。是书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凡乡贤

  • 熊峰集

    十卷。明石(?-1528)。石字邦彦、号熊峰,石玠之弟。蒿城(今河北蒿城)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数次因病居家,弘治末,始为修撰。嘉靖三年(1524)以吏部尚书兼文渊

  • 集注毛诗

    一卷。梁崔灵恩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约生活于510年前后。少笃学,尤精于“三礼”、“三传”。先仕北魏为太常博士,梁天监十三年(514)南归。武帝因推崇其儒术,拜为员外散

  • 大学中庸读

    二卷。明姚应仁撰。姚应仁详《檀弓原》条。此书成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据伪石经本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中多引佛经以为论据,旨在援佛入儒。《四库全书》采用者为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遵岩集

    二十五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慎中四岁能诵诗,十八岁于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著有《遵

  • 雕菰楼易学

    四十卷。清焦循撰。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江都黄珏桥,分县为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举人。一生著述颇多,于《易》学有《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周易补疏》二卷

  • 新疆赋

    一卷。清徐松纂。徐松详见《新疆识略》。《新疆赋》乃徐松谪伊犁时所作。其于嘉庆十七年西出嘉峪关,由巴里坤达伊犁,历程四千八百九十里。二十年又丁役回疆,渡本素尔岭,由阿克苏、叶尔羌、达喀什噶尔,历三干二百

  •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

  • 易象正

    十六卷。明黄道周(约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唐王聿键礼部尚书,督师出婺源,兵败后被执,不屈而死。

  • 古香山馆诗存

    三卷,清彭洋中(1803-1864)撰。彭洋中字彦深,号晓杭。湖南湘乡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官至四川潼川府知府。彭洋中有济世之才,其任邵阳学官时,颇著勤劳。晚宦潼川知府半年,勤政爱民,潼川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