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归朴龛丛稿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藻与桂良、花沙纳、肃顺等采取增收厘金、发行官钞、改铸铜钱、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办法,以解决财政困难和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咸丰十年,因推荐的何桂清兵败治罪,他受牵涉而失去军机大臣上行走之官职。次年复起用,署兵部尚书,后乞归。卒谥文敬。著有《读书记》、《松风阁诗钞》、《涧东间》等。本书卷一为赋,共辑十六首;卷二为颂、赞、箴、铭,共辑四十一篇;卷三为论辨,辑八篇;卷四为解、说、策,辑十篇;卷五为碑记,辑二十二篇;卷六为序,辑二十八篇;卷七为札记、杂文,辑七篇;卷八为墓志、墓表、哀词、诔,辑十四篇;卷九为行述状、传、祭文、寿文,辑十八篇;卷十为杂著、书后,辑二十九篇;卷十一为评、跋,辑四十五篇;卷十二为奏、启、札、告示、条约,辑十七篇。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八年夏福州林春溥为其作序,后有同年六月作者表侄江堤为其书作跋。跋曰:“先生幼功词赋,熟于汉唐名作,故其文奇偶相生,华实并茂,用以发抒心得不绘镂,绩以为工也。其治经不改训诂,而得其说论易自九师以下,原原本本旁见侧出。……先生每有所作,下笔千言若书,有触而发,逢原之下,自协规矩。”此丛稿今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此版本又名《彭文敬公全集》)行世。

猜你喜欢

  • 太公家教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前有自序云,余乃生逢乱代,长值危时,忘乡失土,波进流离,只欲隐山学道,不能忍冻受饥,只想扬名后代,又无晏婴之机,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人食,浪费人衣,随缘信业,且逐随时之宜,就以

  • 瑞应图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此书援引梁孙柔之《瑞应图》及宋书《符瑞志》中有关内容而成,但已残缺,主要记载天地间“瑞应”之物,如用神龟、青龙、朱雀等来附会封建统治政权等内容。如青龙条”:“青龙水之精也,乘云雨而

  • 都昌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曾王孙修,徐孟深等纂。曾王孙,字道扶,浙江秀水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汉中司理,康熙十六年(1677)补都昌知县,后升户部主事。徐孟深,字邃友,邑人,康熙二十年(1681)举人。都昌县志

  • 脚气治法总要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109

  • 二老堂诗话

    一卷。宋周必大(详见《玉堂杂记》)撰。是书为其论诗之语凡四十六条。原载《平园集》中,由后人抄出另行。周必大学问博洽,熟于掌故,所论多依据于考证,如王禹称不知贡举一条及刘禹锡淮阴行一条,陆游说苏轼诗一条

  • 全体新论

    十卷。秦西合信(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咸丰元年(1851)作者自序,序中自称来华多年,施医之余,便学习汉文,得华友陈修堂相助,乃集西方医谱,参互考订,删繁撮要,编成此书。书分为三十九部分,其内容主要

  •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四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一题金张元素撰)。又名《珍珠囊药性赋》、《雷公药性赋》。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为张元素撰(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

  • 阴持人经注

    二卷。不著撰人。根据史料分析,此经为汉代安世高(约二世纪)所译。名虽曰经,而首却用如是我闻语气言事。经注释“阴”有五阴,释“持”谓十八持,即十八界。释“入”谓有十二入。以上为释名。次言十二因缘。提出四

  • 五代史志疑

    四卷。清杨陆荣(生卒年不详)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今属上海市)人。著有《易互》、《禹贡臆参》等。《五代史志疑》成书于康熙年间,是摘《五代史》疏漏或谬误而作,如“唐太祖兄弟传。所载”太祖有四弟,克让

  • 庞眉生集

    十六卷。明于慎思(约1587前后在世)撰。于慎思,字无妄,号航隐。山东省东河县人,生卒年不详。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之弟。亦工诗文。著有《庞眉生集》。是集凡十六卷,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卷。其诗文皆有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