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拾雅

拾雅

二十卷。清夏味堂撰。夏味堂字澹人,江苏高邮人。是书谓之“拾”者,盖所以拾《尔雅》、《广雅》之所遗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澹人以阮云台(元)《经籍纂诂》、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上下千古,靡不赅洽,犹虑后学未能贯通,爰辑所录,遍翻故笈,依《尔雅》部居,专事摭补,以成是书,名曰《拾雅》。凡《拾雅释》六卷,拾《尔雅》已释之所未备也;《拾广释》四卷,拾《广雅》已释之所未备也;《拾遗释》十卷,拾《尔雅》、《方言》、《广雅》、《小尔雅》之所未释也。独不及拾《释名》之所未释者,盖以同时张月霄(金吾)已有《广释名》一书也。此外则凡文同义异,文近义同,经师别解,不加删易,所谓述也。张稚让所云,天地人物制度训诂,纷纶散漫,咸罗一气之中,而靡不举矣。按王氏《疏证》,究为张氏一家而设,阮元《纂诂》,又复浩博而难成诵;今得是书之薙繁弥罅,辅以张氏《广释名》,而五雅之学称大备矣。”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曰:“要其大致,可谓纷纭散漫咸网罗于中也。”《拾雅释》之篇目,一仍《尔雅》十九之数,为《释诂》、《释言》、《释训》等;《拾广释》之篇目,只有《释诂》、《释言》两项;《拾遗释》亦沿用《尔雅》十九篇之目。是书对汉唐故训广为搜辑,以摭补《尔雅》等所阙漏。如《尔雅》训“始也”的共十一词,《拾雅》复补充二十词;训“中也”一条,《拾雅》拾得十三词;《广雅》训“方也”一条,《拾雅》补充十一词;训“通也”一条,《拾雅》补充三十二词。“此书虽专以拾《尔雅》、《广雅》之遗,其所不录者,亦有六焉:一、经传所已释之字,如‘刑’、侀也;‘富’、福也;‘春’、蠢也;‘秋’、愁也。以及《易》‘象传’、‘序’、‘杂卦”之类。二、官名详于《周礼》,药名详于《本草》,各有专书之类。三、‘初、始’,‘之、往’,‘天、帝’,‘帝、后’,前雅已反复互训之类。四、‘届、艐’,‘载、’古体字之类。五、‘’、‘’不为经史群籍所采用字之类。六、已见于《小尔雅》、《释名》者,亦不复出”(《中国训诂学史》)。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云:“阅《拾雅》,其书自为详雅,然有不必载者。如《尔雅》已载‘多草木,岵;无草木,峐;而《诗毛传》作‘山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屺’,‘有’‘无’互误,前人多辨之,而此复收‘山无草木曰岵’二语,此贪多也。有误引者,如《诗》‘被之僮僮’,毛传:‘僮僮,竦敬也’,竦敬者,形容其被饰之高耸;僮僮,犹言隆隆也。‘竦敬’与下‘被之祁祁’传‘舒,迟也’相对,其训义全在‘竦’字。而此云‘僮僮,敬也’,非本谊矣。”另外“所释不无稍有遗漏,如‘聑’、‘委’、‘厌’,训安之类”(《中国训诂学史》)。味堂弟纪堂偕味堂子齐林、云林为之注,“其作注之例,惟经传全载,义取贯通,余则惟取一隅,以省毓冗;而每字辄注,取其赅备,且亦汉儒注释之所不废也。惟其止引经文,而不引郑氏诸家笺注,未免过简耳。书成于嘉庆己卯(1819年),自为序,注成于明年庚辰(1820年),纪堂复序之”(《郑堂读书记补逸》)。味堂书本为六卷,纪堂等加注,析为二十卷。是书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另有道光二年(1822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渔洋诗集

    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为王士祯诗集。凡二十二卷。王十祯诗集原有《落笺堂诗》、《阮亭诗》、《过江集》、《白门前集》、《白门后集

  • 离骚赋补注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俊声,字丰芑、号允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屡应进士试,不第。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后因呈《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寻擢扬州府学教授,引病未赴官。一

  • 孟子学

    一卷。清沈梦兰撰。梦兰字古香,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学》、《周官学》、《书学》、《诗学》、《孟子学》等。是书为《所愿学斋书钞》四种之一,其中语多陈因,唯言“易耨即代田”尚得其遗

  • 周易存义录

    十二卷。清徐世沐撰。其文与《周易惜阴录》相同,可能是自己已经知道《周易惜阴录》冗杂而删为此本,不是别有一书。《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周易探玄

    三卷。辑佚书,唐崔憬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崔憬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其书。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之,其释大衍之数五十,引孔颖达疏,并谓孔疏扶王弼义,

  • 历代名画记

    十卷。唐张彦远撰。张彦远之生平见《法书要录》。张彦远祖上屡及高官,家中广聚“法书名画”,因而自幼备受熏陶,且对“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于是潜心钻研、精心选择,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历

  • 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排印本旧题信天翁撰。信天翁真实姓名未详。《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记顺治十四年(1657)顺天乡试科场舞弊大狱。清初科场仍沿明季积习,贿赂关节,恬不为怪。是年乡试,考生两千余人,中

  • 集注阴符经

    见《阴符经解》。

  • 古礼乐述

    一卷。清李诚撰。李诚字静轩,浙江黄岩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八年(1813)贡生,官云南姚州州判,以顺宁知县终。李诚精研经术,撰《十三经集解》二百六十卷,又因郦道元著成系统记载我国水系的《水经注》,遂发

  • 厌次琐谈

    一卷。明刘世伟(生卒年不详)撰。刘世伟,字宗周,阳信(今山东省阳信县)人。明嘉靖中官宁州同知。此书杂取古人说部而加以评论,其见识颇浅,甚至载有一些如宋江诱柴进为盗之事等俚俗附会之说。书末附有《谈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