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附《郑氏诗谱补亡》一卷。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任滁州太守、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因批评朝政、参预
清刘沅撰。沅著有《四书恒解》,认为文字简略,学者拘泥于常说,不能遽通其义,故又作此书,朴实说理,期在人人可知,故名《质言》。是书大旨多主义理,唯不宗宋儒。如谓“明明德”三字,“明明”二字相连,明而又明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一卷。清陈世熔撰。陈世熔字大冶,又字雪楼。安徽怀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甘肃知县。此书杂说三连、六断、仰盂、覆碗、中虚、中满、上缺、下断。如第一讲奇偶象形,说奇为一,象天为乾。偶为一一,象
二卷。胡元玉撰。卷首有胡元玉的自序。自序认为:“世人习见郑驳《五经异义》,辄于郑、许遗说,强求其异。岂知笺毛驳许,固自同情,许实先师,郑非异党,未可以门户相别,因取郑笺注说字义者,证以《说文》,通其所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①十二卷,清叶承立纂修。叶承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富川知县。考汉置富川县,属苍梧州,三国吴改属临贺郡,隋初属贺州,后改属始安郡,唐改复水,寻复故,明属平乐府。县
一卷。清钱保塘(1833-1897)撰。保塘字铁江,一字兰坡,浙江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著作甚多,辑有《清风室丛刊》若干卷。《春秋疑年录》对春秋时人物、史事系年加以考订,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宋景定《建康志·书籍门》记载:唐孔颖达奉敕撰修之《五经正义》在宋代有官方刊刻的监本、福建刊刻的闽本、浙江婺州刊刻的婺本。浙江湖州陆氏曾获宋刊巾箱本,学者们断为婺本。巾箱,亦称巾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只卷首有翠渠病叟自序。按《明史·儒林传》所载:周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学者称“翠渠先生”。此号与卷首自序相符。又按《明史·艺文志》载周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