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政经

政经

一卷。南宋真德秀(详见《大学衍义》)撰。真德秀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时,以“廉仁公勤”四字励僚属,复立惠民仓,置社仓。知福州时,告戒所部,无滥刑横敛。他在朝中的时间较短,多居外任,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故著此书。其门人王迈作《序》,称他再守温陵(今福建泉州)时,日著《政经》。考他再守泉州时,为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已经54岁,故为晚年之作。王迈又称赵时棣任法曹时,与真德秀朝夕相随,故得此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收录《心经》,而不及此书。可能是《心经》行世早,而此书晚出。或是因他名重,好事者依托之作。虽然真伪难辨,但其言能不悖于儒者,所以能与《心经》并行于世。此书采典籍中论政之言列于前,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张问仁于孔子”等条。而以名臣廉吏的事迹列于后,题为《传》,以示区别。共列二十余事,如“黄霸为颖川太守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刘宽典历三郡温仁多恕”等事迹。书末附当时近事六条,为之附录。此六条记歙县等地,造簿征赋的方法。他认为,簿书是财赋的根,尤如禾稼出于田亩。但地方官多不亲阅,征赋时则用乡里的草簿。因此多生弊端,把未交纳者改为交纳,已经交纳者改为未交纳。官赋流失,百姓被扰,所以地方官要亲掌征赋。其后载他帅长沙咨呈,知泉州军事时劝谕文,帅长沙时劝民间置义仓文、帅福州晓谕文。他虽自命为大儒,但断不敢以自己的文章题曰经,盖为后人所补。诸谕文不空谈,所言多切时弊。如《帅长沙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一文,他向同僚提出“以四事自勉,而为民去其十害。”四事为:律己从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为事以勤。十害为:断狱不公,听讼不审,淹延囚系,惨酷用刑,泛滥追呼,招引告奸,重叠催税,科罚取财,纵吏下乡,低价买物。全书旨在劝戒官吏,扫除时弊。淳祐二年(1242),大庾令赵时棣将此书和《心经》合刻。有《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

猜你喜欢

  • 四书求是

    ① 十六卷。清王余英编纂。余英字菊潭,山东福山(今山东福山)人。官湖南知县。是书首有邓显鹤、陈运镇二序,有余英自作凡例及题辞。大旨重释典制,不遗义理,典制必据经传,不取凭臆独断之说,合者从之,不合者置

  • 大中尊注集解

    四卷。清韩浚编辑。韩浚字次山,安徽新安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三卷,大旨宗朱注,章有全旨,节有节旨,又逐句作解,以浅语说理并注重虚字及神气。解《中庸》尤晓畅。是书见解不尽主四大支之说,而条理分析

  • 历代三宝记

    十五卷。隋代费长房(生卒年不详)撰。长房,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本出家为僧,博学而精于玄理。北周建德三年(574)废佛法时还俗。隋初被召任翻经学士,在大兴善寺国立译场参加译事。自开皇四年至十七

  • 嵩山居士集

    五十四卷。宋晁公溯(约1147前后在世)撰。晁公溯字子西,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生卒年不详。进士出身,曾为左迪功郎,知梁山军梁山县尉,涪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眉州刺史。公溯工文,以雄深雅健著称。王士

  • 安义县志

    ①十卷,清陈修,周曰泗纂。陈,陕西鄠县人,进士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安义县知县。按安义县,明正德年间,以建昌五乡分立安义县,清因之。安义县志,自分立县后四十余年,知县高阳以无志为虑,遂慨然以为己

  • 庄子通义

    十卷。明朱得之(详见《宵练匣》)撰。此书前有朱得之自序,称《庄子》一书命辞跌宕,设喻险奇,而世人多称其荒唐谬悠。所以他加旁注以详释经文,作此《庄子通义》。前人研究《庄子》者,有南宋咸淳年间(1265—

  • 明秋馆集

    三卷。清裘凌仙(?-1906)撰。裘凌仙,字筱芸,广陵(今扬州市)人。嫁广平秦太守。裘凌仙自幼聪颖,十三岁能诗,十五岁能文章。博览经史,下笔千言不加思索。裘凌仙自言其馆曰:“明秋盖以秋气清明,足以振豪

  • 第一期新疆水利报告书

    五卷附成绩表,一卷。民国杨增新撰。杨增新,曾在新疆任阿克苏道(维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谓之白水,意为利农事也)。其书卷一为筹办水利文牍,卷二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三亦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四为筹办水利

  • 南园

    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勘定新疆记

    八卷。清魏光焘撰。魏光焘,字子庄,湖南邵阳人。以诸生官至闽浙总督。是书系《平定关陇纪略》的姊妹篇,叙述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始末。前四卷为武功记,记录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经过。后四卷记载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