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校郑志

新校郑志

三卷,附录一卷。钱东垣(生卒年待考)、钱绎(生卒年待考)、钱侗(1778-1815)校。东垣字既勤,一字亦轩,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嘉庆三年(1799)举人,官浙江松阳县知县,后为上虞知县,殁于官。为学“沉博而知要”(见《清史稿·钱东垣传》)。著作有《孟子解谊》十四卷、《小尔雅校证》二卷,《补经义考》四十卷,《列代建元表》十卷,《建元类聚考》二卷及《稽古录辨伪》、《勤有堂文集》等。钱绎初名东墉,字以成,一字小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著有《十三经断句考》,《方言笺疏》十三卷。钱侗字同人,一字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嘉庆庚午举人,议叙知县,以忧归。经史传志,无所不通,于《说文》用力尤深。著有《说文音韵表》、《说文重文小笺》、《说文孳乳表》、《方言义证》、《释声》、《吴语诠》、《群经古音钩沉》、《斯乐堂印存》等。三人皆为钱大昭之子,东垣长,次绎,侗最小。三人皆师从伯父钱大昕,皆潜研经史、金石,时称“三凤”。此书底本即《四库》所采《郑志》三卷,每条下取诸经正义及唐宋说部类书所引,为之补注出处,间或正其谬误。如《四库提要》所举“尧典注”一条,见之于《礼记·王制》孔颖达《正义》。又“临硕难”一条。当别是一书,即《答临孝存周礼难》,与前录“答临硕孟子”一条无“难”字者不同。原书有按语,加“东垣按”、“绎按”、“侗按”以示区别。另有“鉴按”五条,乃秦鉴(一作鉴)所写。秦鉴字鉴若,号汗筠斋主人,浙江嘉定人。《清史稿·钱东垣传》云:“(东垣)常与绎,侗及同县秦鉴勘订《郑志》。”书有《附录》一卷,亦鉴所为。书末有东垣与绎二《跋》。东垣《跋》考《郑志》成书时间,乃郑君晚年答弟子问,可备一说。版本有嘉庆间《汗筠斋》刊本。

猜你喜欢

  • 白房杂述

    三卷。《杂兴》三卷。《续集备遗》一卷。明朱衮(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衮,字子文。湖广永州(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拜监察御史。因违逆刘瑾

  • 清河县志

    四卷,续录艺文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孟仲遴,陕西凤翔人,嘉靖进士,曾任清河县知县。清河旧无县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立意创修志书。其“询访搜剔,稽求采摭;迹今追古,溯流穷源,有得

  • 濂溪志

    七卷。旁集一卷。清周浩撰。周浩,字午桥,周子第二十四世孙。濂溪,周子的营道故居,后流寓江州卢阜居所,也以濂溪名。濂溪旧志创始于明代牧守李嵊慈,其鼎革后志稿无余烬。清康熙间牧守吴大熔复纂。道光间周浩因前

  • 孝经集注

    ① 一卷。清陆遇霖编纂。陆遇霖,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曾为归德郡丞。是书开头有陆遇霖自序及凡例,后有门人张伯行跋。首载孔子、曾子论孝及历代表章,大旨认为《孝经大全》、《孝经笺注》、《孝经易知》等书

  • 孝经内事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九条,多伪脱。其中“天子行孝,则景星见”条,《御览》所引“孝”下有“德”字。“王者还嫌别微,殊跺贱,抑骄臣,息乱子,则屏性为之明以润,章大也”条,《御览》所引“润”字下尚有

  • 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

    一册(吉石盦影印本)。罗振玉影印。书共十页,前影印原刻拓本,后有宣统丁巳中秋罗氏跋。原刻存《礼记·檀弓》残字一百九十八行,除去漫漶不可辨的,还有一百三十余行。与他以前将《周礼》、《孝经》合印在一起,仅

  • 颜氏家训校记

    一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宋琐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等。《颜氏家训校记》为懿行

  • 序卦分宫图

    一卷。清辛本棨、王殿黻合撰。辛本棨字戟臣,蓬莱人。王殿黻字子佩,福山人。此书目的在于阐发邵子三十六宫的学说。邵氏认为先天八卦相错为后天序卦纲领。后天八卦相错为序卦之根。于是将上下经各分为三宫,共六宫,

  • 大乐律吕元声

    六卷。附《律吕考》四卷。明李文利(生卒年不详)撰。李文利字乾遂,号雨山,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庚子(1480)举人,官至思南府教授。是书依据《吕氏春秋》黄钟长三寸九分之说,攻驳司马迁的黄钟长九寸之说

  • 书序述闻

    一卷。清刘逢禄(1776-1829年)撰。刘逢禄字申受,江苏常州人,官至礼部主事,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奠基人。少时从其外祖父庄存与、舅庄述祖学习,治《春秋公羊传》,攻击《左传》及古文经学开创者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