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诗综

明诗综

一百卷。清朱彝尊(1629-1709)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辞,与修《明史》。长于考证,工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著有《曝书亭集》、《词综》、《日下旧闻》等。此集为明诗总集。系朱彝尊有感于当时诗界侈行“谶诡之音”、“幽冷之趣”、“众情之弗协”,故编此集,以匡其缪。入选诗人达三干四百余家。选诗范围自明洪武迄于崇祯,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年间历朝诗都有所涉及,“或因人而存其诗,或因诗而存其人”。首卷列明室帝王诗;卷二至卷八十二列诸家诗作,以时代先后为序;卷八十三以下则为乐章、宫掖、宗潢、闺门、中涓、外臣、羽士、释子、女冠、土司、属国乃至无名子、杂流、妓女、神鬼诗之属;卷九十九、一百为谚歌民谣类。作为明诗总集,此书不仅采摭较为完备,据《明诗综采摭书目》统计,在编辑过程中共采辑前人总集、选集多达二百八十二种,而且体例较为完善,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并辑录诸家诗话依次叙述其诗的写作背景、本事,再引朱氏自撰《静居志·诗话》进行总结、品评,其论颇为持平,“于旧人私憎爱之谈往往多加匡正”。对当时以诗记丑言伪、党同伐异之风,无疑是一次荡涤。故朱氏所编之“诗综”不仅为诗家传诵,亦为后人研究明诗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借鉴。此书初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莲泾刊本,现有乾隆年间六峰阁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五藩实录

    不分卷,八册。清南沙三余氏撰。又名《明末五小史》。记南明王朝福王由崧、鲁王以海,唐王聿键、聿、桂王由榔诸藩事,多载书诏批答。其书虽芜秽庞杂,全无体裁,然间有他书所不载者,于唐藩事尤为详尽,郑成功背父报

  • 平定两金川方略

    一百五十二卷。清阿桂等撰。阿桂(1717-1797),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他是乾隆时期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参预清廷机要政务数十年,颇为高宗所倚重。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1

  • 小仓山房文集

    二十四卷。《续》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论家。乾隆年间进士,历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后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于南京

  • 壮悔堂文集

    十卷。《遗稿》一卷。清侯方域(1618-1655)撰。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清顺治江南乡试副榜。侯方域文章风格至中年而骤变。早岁青词,吐出班秀宋艳,中年豪气,汇成苏海韩潮。此集为侯方域友人徐作肃

  • 读通鉴纲目条记

    三卷。清李述来撰。述来字绍仔,武进(今属江苏)人,侨籍仁和,为阮元视学浙江时所取士。朱子《纲目》非自成之书,其间抵牾自有之。述来少涉《纲目》,所见诸本如御批通鉴纲目本,元本,明正德本,嘉靖本,万历本,

  • 苑洛语录

    六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058)中进士。授吏部考功主事,又转为员外郎。因上疏议论时政,被谪为平阳通判。后又任浙东按察佥事,受宦官

  • 世宗宪皇帝圣训

    三十六卷。乾隆五年(1740),乾隆皇帝编,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分三十类、九百一十六则,卷帙也极繁富。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发展了康熙皇帝所制订的各项制度和政治,使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此书主要

  • 郑氏古文尚书

    十一卷。汉郑玄(127-200年)注,宋王应麟(1223-1296年)辑,清李调元(1734-1802年)补正。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

  • 郫县志

    ①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朱鼎臣修,盛大器等纂。朱鼎臣,桂林人,曾任郫县知县。郫县志创修于乾隆十六年(1751)县令李馨,兹编为续乾隆志而作。《郫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

  • 考功集

    十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属安徽省)人。年十二能诗。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吏部考功郎中。薛蕙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