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地名考

春秋左传地名考

一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父廷和为首辅,以议礼忤世宗,乞休去。慎执前议力谏,两受廷杖,谪戍云南。谪居多暇,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老而弥笃,记诵之博,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论理学极诋陆九渊、王阳明,论经学极诋郑玄,好博务欲胜人,甚至依托杜撰。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及杂著多种,其中以《丹铅杂录》、《续录》、《余录》(后人合编为《丹铅总录》)尤为著称。《明史》有传。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对地名的考订,时有错讹疏漏,故历代有人专治此学。杨慎《春秋左传地名考》摘录杜注,不列国名,不列经文、传文,也不序十二公时代,考正寥寥。可能是随手集录,以备记诵,并非专门之作。此书收入明万历刻《升庵遗集》中。

猜你喜欢

  • 棣华书屋近刻

    四卷。清朱缃(1670-1707)、朱绛、朱纲合撰。朱氏三兄弟为山东历城人。朱缃字子青,号橡村,康熙时补主事。与其弟纲学诗于王士祯,有《橡村集》。朱绛字子桓,由贡生官至广东布政使,生卒年不详。朱纲字子

  • 论语论略

    一卷。清张恩蔚撰。恩蔚字冰王,慈元人。著有《大学阐要》、《中庸阐要》。其盛赞《论语》,称孔子为天生至圣,开万世学人之宗。之所以后人徒托空言,未能使孔子之思想实用,是因为后世诸家因私意曲解其学,各自把持

  • 青溪遗稿

    二十八卷。清程正揆(1604-1677)撰。程正揆,初名正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入清后更今名。孝感(今属湖北)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入清后,官任光禄寺丞、工部侍郎等。顺治十四年(1

  • 知不足斋丛书

    三十集,二百零七种,八百二十三卷。清鲍廷博(1728-1814)编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武林(今杭州)桐乡之邬镇。诸生出身,性耽文史,家中藏书极富,筑室储书。乾隆中四

  • 志颐堂诗文集

    十五卷。附《题跋文》二卷。清沙元炳(生卒年均不详)撰。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人,光绪进士,甲午(1894年)补殿试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工诗文,学识渊博,著有《志颐堂诗文集》。是集凡十五卷,文为上、中

  • 经学五种

    二十五卷。清汪昌序编。汪昌序,生卒年不详。江苏仪征人。诸生。家中藏书甚富,喜校雠之学。汪氏此书汇刻了宋代经学精美刻本五种、岳飞之孙岳珂《九经三传沿革》、叶时《礼经会元》、郑樵《六经奥论》、《太平经国之

  • 地震解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

  • 光学揭要

    二卷。英国赫士(详见《声学揭要》)撰。清朝中后期,即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间西方各种科学书著输入中国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经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翻译而来,如上海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专门从事此类书刊翻

  • 春秋左传标识

    三十卷。明戴文光撰。文光,吴(今江苏吴县)人。该书是作者评注《左传》之作,有明天启乙丑(1625)必有斋刊本。

  • 孟子外书补证

    一卷。清林春溥(1775-1861)撰。春溥字立源,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清史学家。有《春秋经传比事》、《战国纪年》、《竹书纪年补证》等。春溥先得姚士粦所传胡震亨本,既又得孟经国《闲道集》本。《闲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