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解诂

春秋左氏传解诂

二卷。汉贾逵(30-101)撰,清马国翰辑。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人,贾谊九世孙,东汉著名学者。弱冠能诵《左传》及《五经》,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兼通五家《穀梁传》,诸儒称之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据《后汉书》本传记载,贾逵父徽曾从刘歆学《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以古文学为主,兼通今文,尤明《左氏传》、《国语》,作《解诂》五十一篇,汉明帝永平中献《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馆。建初元年(76)受诏条例《公羊》、《穀梁》二传不如《左氏传》者四十事,章帝嘉纳,令逵自选《公羊》严(彭祖)、颜(安乐)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传》,迁逵为卫士令。和帝时官至侍中,以老病请归。贾逵的著述,除《左传》、《国语》解诂外,尚有《周官解诂》、《左氏条例》、《春秋左氏长经》、《春秋三家经本训诂》、《春秋释训》、《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等。古文经学自刘歆提倡以后,至贾逵而大行于世。《春秋左氏传解诂》隋唐志并著录三十卷,其书散佚。宋王应麟辑《古文春秋左传》十二卷,中载贾逵佚说,马国翰补缀为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从佚文看,贾逵解释《左传》,比较注意名物训诂和史实的说明,体现了古文家的特点,但在治学的整体上仍然比较重视义例的发明,并杂取《公羊》、《穀梁》二传以释《左传》。贾逵的《左氏》学在汉魏时期有很大影响。王肃多主贾逵之说,孙毓著有《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申贾而驳服。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行,汉魏注解大多亡佚。清人武威张澍辑有《贾逵左传解诂》,见《二酉堂丛书》目录,未刊。马国翰此本附有所辑《长经章句》一卷,谓《左传》学传于后世,贾逵之力为多。《春秋左氏传解诂》还有清王谟《汉魏遗书抄》辑本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阴符经玄解

    见张果《黄帝阴符经注》。

  • 易经渊旨

    一卷。旧本题吴郡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每卦摘论数条,大抵皆因袭旧说。间有自出新意者,如《说卦传》“坤为

  • 闽中理学渊源考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

  • 洛原遗稿

    八卷。明白悦(约1545前后在世)撰。白悦,字贞夫,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十。官至江西按察司佥事。为尚书白昂之孙。其家世鼎贵,而独刻意学诗。著有《洛原遗稿》等。是稿凡八卷。其

  • 武备三大秘书

    六卷。原题秀水施永图山公氏辑,男施衮、施裘、施冕参较。施永图字山公,一字明台,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光绪《嘉兴府志·秀水文苑传》载:永图由贡生仕至凤泗道,归里后,著《五经四书慧解》、《历代纪异》等书。

  • 圣谕广训

    一卷。清爱新觉罗·玄烨(详见《日讲易经解义》)撰。其中《圣谕》十六条为圣祖玄烨所颁,《广训》一万余言则为世宗胤祯所推绎。该书语体类似家训,不过是以天下万民为教训对象,以期达到“垂范奕世”,统一思想之目

  • 学宫辑略

    六卷。清余丙撰。余丙,字敬捷,禺州(今广西北流县东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记载清代学宫所祭祀的孔子以及从祀的颜子、闵子等先贤先儒事迹及世系里居等情况。祀于崇圣祠的孔子先人,亦记录其言行。一度祀

  • 孝经郑氏解辑

    一卷。臧庸(1767-1811)辑。臧庸原名镛堂,字拜经,号山东,江苏武进人,清代经学家。臧庸一生布衣,曾助阮元编《经籍纂诂》,校勘《十三经注疏》,著有《拜经日记》,刻有《拜经堂丛书》。臧庸治经笃守郑

  • 梦鼎堂文集

    四卷。《若溪集》一卷。清任观瀛(约1694前后在世)撰。任观瀛,字子登,一作紫登,安徽萧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陕西临潼道。此二集皆其任浙江长兴知县时所作。《若溪集》以水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