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注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

二十卷。杨士勋(生卒不详)撰。杨士勋为唐初人,是唐著名经学家,曾参加过《春秋左传注疏》一书的撰写。据孔颖达《春秋正义序》称,杨士勋乃故四门博士。杨氏之疏《穀梁传注》能够分肌擘理,融会贯通。如隐元年《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范宁注云:“段有徒众,攻之为害必深,故谨而月之。”意不甚明。杨氏疏云:“案下四年九月,卫人杀祝吁于濮”。传曰:“其月,谨之也。’范云:‘讨贼例时也。卫人不能即讨祝吁,致令出入自恣,故谨其时月所在,以著臣子之缓慢也。’此云‘为害必深,故谨而月之’,彼祝吁以二月弑君,卫人以九月始讨,传云‘其月,谨之也’,明知谨臣子之缓慢。此无历时之事,传云‘段之有徒众也’,故知为害必深,故谨而月尔。庄九年齐人杀无知,不书月者,无知虽复历年,时月尚浅,又无重害,故直书时也。宣十一年楚人杀陈夏征舒,书月者,为陈不能讨而外藉楚力,故祸害深也。”又如隐公二年《经》:“夏,五月,莒人入向。”范氏注云:“入例时,恶甚者日,次恶则月。”《穀梁》未有此说,若只看范注,则不知其所据。杨氏疏则解释说:“入例时者,以侵伐既时,则入亦时也。故五年秋卫师入郕,十年秋宋人卫人入郑皆不月是也。恶甚则日者,八年庚寅我入邴,传曰:‘日入,恶入者也。’十年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传曰:‘日入,恶入者也,’经书日,传特发云恶入也,则书日是大恶之例。书日既为大恶,则书月者次恶,书时有小恶。知书时亦恶者,传云:‘入者,内弗受也。’则称入者亦是恶也。内不受此已发例,下入极复言之者,向者,他入我;极者,我入他。恐内外不同,故两发以同之。或以为书时者无恶,但事自恶耳。”杨氏之疏虽以范宁为宗,然亦稍而从违。如僖公四年《经》:“夏,许男新臣卒。”范氏注云:“十四各蔡侯卒,传曰:‘诸侯时卒,恶之也。’宣九年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传曰:‘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然则新臣卒于楚,故不曰耳,非恶也。”杨氏疏详引《穀梁传》文及范氏之注以证范氏自相矛盾,末云:“范氏之注,上下多违纵,使两解仍有僻谬。”杨氏之疏,能会通三传及其注文,但于何休之《公羊传解诂》,则多所驳正。后儒之论三传注疏,最重杜注孔疏,次为范注杨疏,最轻何注徐疏。清阮元《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序》云:“唐杨士勋疏分肌擘理,为《穀梁》学者未有能过之也。但晋豕鲁鱼,纷纶错出,学者患焉。”较为客观。现存有宋刻监本、宋十行本、宋绍熙余仁仲万卷堂本、元刻明补监本、隆庆刻本、嘉靖李元阳《十三经注疏》本、崇祯八年毛氏汲古阁《十三经注疏》本、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四部备要》本等。

猜你喜欢

  • 易领

    四卷。明郝敬撰。该书专释卦序之义,认为《序卦传》当冠于篇首,如衣之挈领,所以书名《易领》。《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著录存目,该本卷前标明条“山草堂集第二内编”。今北京图书馆收藏明万历、崇祯间

  • 俄国新志

    八卷。英国人该勒低撰。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程潘松同译。书八卷,列目十六章。卷一,第一章,记地面积及人数。卷二,第二章,记制造工艺及地产之物。卷三,第三章,记通商贸易并船务。卷四,第四

  • 梅岩小稿

    三十卷。明张旭(约1487前后在世)撰。张旭字廷曙,号阳堂主人,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年(1474)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三县知县。著有《梅岩小稿》。此稿凡三十卷。其中诗二十

  • 古今通韵

    十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生平见“越语肯綮录”。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是: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

  • 鸿濛室墨刻

    四卷。方玉润书。方玉润字友石。曾官麟游县知县,此帖光绪十六年(1890)刻成。第一卷摹古器铭数十种。第二卷临唐太宗、唐高宗、汉张芝、钟繇、皇象、晋索靖、王羲之、王献之,梁萧子云、沈约、隋僧知果。第三卷

  • 世德堂集

    四卷。清王钺(1623-1703)撰。王钺,字仲威,号任庵,诸城(今山东诸城)。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因母亲年老留养不赴官。1669年母亲去世,选为广东西宁县令。后举“博学鸿词”不赴。王钺善诗文

  • 青溪暇笔

    三卷。明姚福(生卒年不详)撰。姚福,字世昌,自号守素道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经效产宝

    三卷。唐昝殷(详见《食医心鉴》)撰。此书约成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产宝》。原书久佚,后由周颋等辑成,编次为上、中、下三卷,并附续编一卷。上卷论闭经、带下,并列妊娠各方。中卷为坐月、难产。下卷载

  • 徐光启行略

    一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著有《孔子哲学》等书。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

  • 学统存

    二十四卷。清宋士宗(生卒年不详)撰。宋士宗字司秩,号昆圃,星子(今江西星子县)人。雍正举人,官南丰教谕。著有《史学正藏》。《学统存》是宋士宗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分二十四门,各为一卷,大多是摘录前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