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南台备记》,《永乐大典》辑录时作《南台备要》。元代政书。元刘孟琛等编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记载世祖至元年间至顺帝至正年间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的有关典章制度,叙述了一些社会经济和农民起义
一卷。清凌曙撰。该书对《公羊传》中的一些典礼进行了解说,大体上本于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对一些他认为不当的说法进行了驳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都凌氏蜚云阁刊本(收入《凌氏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记》条。此剧写尹小楼之子,幼时游前山未归,父母以为已死,然其子未死,为人收养长成,改名为姚克承,独居汉阳。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与克承相恋,曹女常写《诗经》四句于绫帕上,私赠克
一卷,附表一卷。清王廷鼎撰。王廷鼎字羡瓠,江苏震泽(今江苏省吴县)人,诸生,俞樾弟子。此书首有俞樾的序。始自《尧典》之“羲和”,止于《吕刑》的“师”,共五十五事。本书拾遗订异,时有所得。比如王廷鼎认为
五卷。《续集》五卷。清郑文炳(生卒年不详)编。郑文炳,字慕斯,莆田(今福建)人,约雍正、乾隆年间人。文炳少有志操,探性命之学,作《正学论要》,有孝名。补弟子员,入鳌峰书院,从蔡世远学。两举孝廉,皆不就
一卷。胡元玉录。授经簃在会同县学官署中,会同属湖南靖州。胡元玉当时在县学任教谕,除了给诸生开设时文课之外,还讲授经学。讲经先讲《论语》,时间大约一年,此书就是胡元玉将学生的课业汇集成册的。卷首有督学使
六卷。清薛传均撰。薛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人。肄业于梅花书院,嘉庆时诸生。博极群书,词藻鸿茂,尤精于小学。著有《说文答问疏证》六卷。以《文选》多古字,又著《文选古字通疏证》。此书引《说文》以释《文选》,
见《脚气集》。
九卷。不著撰者姓名。约为南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编次,以备场屋之用。其内容虽然都是解易之词,但其体例仍为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