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经传阙疑

春秋经传阙疑

四十五卷。郑玉(生卒不详)撰。郑玉字子美,歙(今安徽歙县)人,元代经学家、教育家。郑玉博究六经,尤精《春秋》,教授于乡,门人甚众,学者称“师山先生”。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奉议大夫,托病不赴,日以著述为事。后自缢以殉元。郑玉著述,除此书外,还有《周易纂注》、《师山集》。此书属集注性质,模仿朱熹《通鉴纲目》体例,以经为纲,以传为目。叙事以《左传》为主,而附以《公》、《穀》;立论则先以《公》、《穀》而参以历代诸儒之说,大旨也以《胡传》为宗。经有残缺,则考诸传以补其遗;传有舛误,则稽于经以证其谬。经之脱误无从质证者,则缺之以存疑;传有不同无所考据者,则两存其说。此书力求合《左传》之事与《公羊》、《穀梁》之义为一,则是步前人治《春秋》者之后尘,而其“愚按”之议论,亦大率陈腐无足多取。现存清康熙五十年郑氏天游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奇觚室吉金文述

    二十卷。清刘心源撰。刘心源,字幼丹,湖北嘉鱼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广西按察使。有《奇觚室乐石文述》、《古文审》等著作。书前有吴光耀、陶钧两序,次为目录及其自记。卷一、二为鼎文,

  • 霞外捃屑

    十卷。清平步青(1832-1896)撰。平步青字景荪,别号常庸、栋山樵、霞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同治进士。曾任江西粮道,并代理布政使。后辞职家居,校辑群书,从事著述,著有《香雪崦丛书》等。《霞外捃

  • 明文范

    六十六卷。明张时彻(1500-1577)编。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鄞县(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历南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等。本书选录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间之文,计为四百四十二家

  • 观乐生诗集

    五卷。明许继(1350-1386)撰。许继,字士修,浙江宁海人。洪武初官至台州(治今浙江临海)训导。事迹具详方孝孺撰传。此编计古诗四卷、律诗绝句一卷。末有洪武十一年玉璞撰《宜耕轩记》。宜耕轩者,继隐居

  • 通源算法

    无卷数。明严恭(生卒年不详)撰。现已无刻本流传,其残本见于《诸家算法》及《永乐大典》中,共得六十四问及一条提纲,见诸于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中。书前有洪武壬子(1372)赵禹之序,对作者严

  • 左国悉事

    不分卷。清杨一昆撰。一昆字无怪,天津(今天津)人。自弱冠教书,历三十余年,对《礼记》、《周礼》、《尔雅》、《仪礼》等书都有删本。著有《教书积德法》及《左国悉事》行于世。据自序说,五经三传,是读书人的骨

  •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六卷。补录 一卷。清黄丕烈撰。黄丕烈(1762-1825),字绍武,号荛圃,晚号复翁。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故将藏书楼命名为“百宋一廛”,自号“佞宋主人”,又号求古居士,“士礼居”为其室号,江苏长洲(今

  • 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

  • 说文浅说

    一卷。清郑知同(生卒年不详)撰。知同字伯更,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子。著作尚有《说文本经答问》、《说文逸字附录》、《说文商议》等。是书为释六书条例而作,又题为《六书浅说》。其说较王筠之说简略得多,较江声之

  • 海岱会集

    十二卷。明石存礼(生卒年不详)等撰。石存礼字敬夫,号来山。山东益都人。明弘治五年进士,官至知府。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