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梅里志

梅里志

十八卷。清杨谦纂、李富孙补辑、余弼续补。杨谦,字未孩。嘉庆五年(1800),郡守伊小尹师以郡志久未纂修,延邑人士共事编辑。聘李富孙、李文朴分纂之,时设局于鸳湖书院,朝夕商榷。得悉杨文朴先人杨谦纂有《梅里志》稿。乃请借观,观其稿规模初就,遂以其稿为蓝本,删繁补遗而成。此后中经战乱,李富孙等补刊未果。后由郡太守许雪门兴修府志,多方筹捐经费,多方采辑以续成,付剞劂。此志为光绪三年(1877)仁济堂重刻本。共十八卷,卷一有沿革、疆域、山水,卷二有古迹、坊巷、桥梁,卷三有寺观,卷四寺观,卷五寺观、祠宇,卷六园亭、第宅,卷七墓域附义冢、蠲恤、物产、风俗,卷八科第、荐辟、明经、杂选、封荫,卷九仕宦、孝义,卷十文苑、隐逸,卷十一艺术、释道、流寓,卷十二节烈、卷十三节烈,卷十四节烈、闺秀,卷十五著述,卷十六著述、碑刻,卷十七旧闻,卷十八诗话。梅里在嘉兴县南,吴越时镇遏使王逵居此,还种植梅花,因此得名。虽仅一镇,而人文极盛,自宋至今,才达辈出,四方名流多居此地,掌故繁多,故宜有志。

四卷。清吴存礼撰。吴存礼奉天(今辽宁沈阳)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南巡抚。本书记述吴氏先世事。《史记·吴世家》张守节正义云:“泰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吴存礼以吴氏出自泰伯,故以《梅里》名书。有清道光四年(1824)杜诏校订刻本等。

猜你喜欢

  • 空华集

    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湖北江夏(今武汉)人。生卒年不详。出家后云游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

  • 金华文略

    二十卷。清王崇炳(详见《金华征献略》)编。此集所收均为金华一郡之文。上自汉尚书杨乔,下迄于清朝徐腾,共收一百十七家,而王崇炳之文亦录其内。据集前《凡例》称,所取《金华文征略》十之有五,《金华文统》十之

  • 捧月楼绮语

    八卷。清袁通(生卒年不详,当为乾、嘉间人)撰。袁通字兰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之子。工填词,辑有《饮水词抄》,著有《捧月楼词》。袁枚以诗古文,雄踞一代,独生平未尝为词。袁通甚好填词,故以其余力,

  • 齐诗翼氏学疏证

    二卷。清代陈乔枞撰。齐诗由辕固生传至夏侯始昌,开始被用来推演阴阳、预言灾祸。再传给翼奉。翼奉学说如同由田何三传到孟喜后的《易》学一样,成为阴阳术之一。齐诗除用来阐发儒家五性、六情等常理外,还专门以四始

  • 牧斋有学集

    五十卷。清钱谦益(1582-1664)著。钱谦益,字爱之,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学者称虞山先生。生平详见《初学集》。是书收录钱氏从顺治二年(1645)至康熙二年(1663)十八年间所作之诗文,凡

  • 性理吟

    一卷。明谭宝焕撰。生平见《谭樵海集》条。是集成于明正德壬申(1512年),前有自序,皆用四书及性理中字句为题。前列朱子之说,而以一诗括其意。前集一卷为七言绝句,后集一卷为七言律诗。其意不在于诗,很难以

  • 日本源流考

    二十二卷。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洒,江苏学政等。中日甲午战争后,主张振业工业,办公司,反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后,闭门著书

  • 郑忠肃奏议遗集

    二卷。朱郑兴裔(1126-1199)撰。郑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兴裔乃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因皇戚恩授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迁均州防御使,保静军节度使、召领内祠,武康军节度使。

  • 何之子

    一卷。明周弘(生卒年不详)撰。周弘,字元孚,麻城(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为顺天通判,上疏指斥朝贵,谪代州判官,不久任尚宝司丞、少卿。大兴水利。以将材荐哱承恩等。哱承恩等反,坐谪。投

  • 尚书通义

    二卷。清邵懿辰撰。本书可能是残本,现仅存第六、第七,始自《召诰》,迄于《吕刑》,共十六篇。本书初名《尚书大意》,后改称《尚书通义》。卷首《尚书大意缘起》中邵氏曰:“今观孔、蔡之传《书》,理非不举,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