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石经残字考

汉石经残字考

一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编修,右中允,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粤、赣、鲁等省学政,国子监司业,内阁学士、鸿胪寺卿等官,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著述闳富,有《复初斋文集》等。此书所载汉石经残字,据称有《尚书》三段。第一段是《盘庚中》至《盘庚下》,两篇之间空一格。与洪适的《隶释》相较,每行失去下面一半。第二段是《洪范》,比《隶释》每行多三个字。第三段是《君奭》,其第二行比《隶释》多三字。第一段《盘庚》从黄秋盦藏本。末行“凶德绥绩”四字,则秋盦本无,从松江王氏抄得。孙退谷藏本有此“凶”字,及三半字。又见如皋江氏重刻本,则仅有“”字之右半。所以分别记录如此。《洪范》《君奭》二段,皆金匮钱氏藏本。按钱氏藏本还有《鲁诗》的《魏风》《唐风》,《仪礼》的《大射仪》和《聘礼》,《公羊传·隐公四年》,《论语》的《微子》篇和《尧曰》篇,共五百余字,都是《隶释》所无的,不知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是钱泳的赝作。难成定论。又翁氏根据《公羊传》残碑,认为由此可知古本经自为经,传自为传,不象今日的版本那样,把传文附于经文。但他不知道《隋书·经籍志》已有“一字石经春秋一卷”“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的说法。经、传的分列,早就有明文。新出土的石经中可资考证的也很多。有《石经汇函》本。

猜你喜欢

  • 西昆酬唱集

    二卷。宋杨亿(974-1020)编。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亿七岁能文,十一岁诏送阙下试诗赋,受宋太宗及大臣宠爱。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试翰林,赐进士。宋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参与编

  • 杨子

    见《太元经》。

  • 大学臆古

    一卷。清王定柱撰。是书首有自序,大意以为朱子与《大学》,尤殚精力,独格物一节,补经所缺,纷纷讥病。是书虽于程朱不尽合,但不致戾程朱,诚正轨辙。其分章取李光地所定古本,也不尽依之。如第二章李本连“淇澳”

  • 春秋传说例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与杜预《春秋释例》、陆淳《春秋纂言》相类,旨在发凡举要,阐明其《春秋传》褒贬之例,实为其《春秋传》一书之纲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书凡四十九条,然无传本

  • 古乐苑

    五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撰。梅鼎祚生平详见《皇霸文纪》辞目。本集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末,此本止于南北朝,用左克明古乐例。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庞德公之于忽操、见《宋文

  • 抡山集选

    一卷。清王士禧(生卒年不详)撰。王士禧字礼吉,新城(山东桓台)人。自幼与其兄王士禄、弟王士祯、王士祐以诗相互唱和。兄弟之中其他三人都是进士,独士禧以岁贡终生。著有《抡山集选》。是集乃士禧死后四年,由王

  • 快雪堂漫录

    一卷。明冯梦祯(1548-1595)撰。冯梦祯,字开之,秀水人。累官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历代贡举志》、《快雪堂集》等。《快雪堂漫录》是陆恒奇晋斋所刻。记的都是异事见闻。其中谈神怪的十分之三的篇幅,谈

  • 宝应名胜纪略

    二卷。清刘中柱撰。宝应旧志久佚,吴志作于明万历间。其后流寇不断,天灾频频,名胜古迹,付之荒烟蔓草。刘中柱自负才藻,通敏好学,纪略文隽异,多新语、其自序中称:著书立说,皆古人不得志时所为,晨昏风雨,独坐

  • 莫如楼诗选合刻

    六卷。清蒋湘培(约1809前后在世)等撰。蒋湘培,字笃因,湖南湘乡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此书为蒋湘培与其弟湘墉、湘城、湘垣合撰。湘墉,字之翰,号崇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解元。湘城,字

  • 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

    一卷。不著编人。该书集录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朝鲜李朝仁祖十四年)五月至崇德六年(1611)清政府与朝鲜李朝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80余件,是研究当时两国关系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