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释文考异
十卷。明顾从义编撰。顾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隆庆初,以预修国史成,升大理寺评事。此书乃《淳化阁帖》的释文。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辨其伪谬,析其异同。依阁帖原本的次序,编辑成十卷。自己动手缮写,然后付印出版。阁帖自米芾、黄长睿以后,进行考订的,寥寥无几。顾从义虽广泛采集参照各家所说,因不得善本校勘,故考证颇疏,并未精审。传本为“四库全书”本。
十卷。明顾从义编撰。顾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隆庆初,以预修国史成,升大理寺评事。此书乃《淳化阁帖》的释文。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辨其伪谬,析其异同。依阁帖原本的次序,编辑成十卷。自己动手缮写,然后付印出版。阁帖自米芾、黄长睿以后,进行考订的,寥寥无几。顾从义虽广泛采集参照各家所说,因不得善本校勘,故考证颇疏,并未精审。传本为“四库全书”本。
五种,三十七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赞善。因于“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其全集五种为《饴山诗集》二
二十卷。宋许洞(970-1011)撰。《宋史》本传云: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案《四库提要》云:洞字渊夫,吴兴人。误。说详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父仲容,太子洗马致仕。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
无卷数。明程德良(生卒年不详)撰。程德良字凝之,号云连,又号云梦人。云梦(今属湖北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崇信县知县。平生著述甚多,有《不波馆正续集》、《白莲沜代豆日钞》、《明文览》、《
四卷。明陈邦科(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陈邦科,字俊卿,号警亭,江西高安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河间(今河北省白洋淀一带)府知府。著有《片玉集》。是集凡四卷,包括《阆瀛漫语》一
四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该书《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共一百八十八条,主要辨正《春秋》三传中的疑难问题。朱睦著有《五经稽疑》,该书即其中的《春秋》部分。据作者《五经稽疑》自序,该书首
二卷。清蒋衡撰。衡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年号江南拙叟,又号函潭当布衣。江苏金坛(句容县)人,康熙贡生。蒋氏善长书法,曾以楷书写十三经共八十余万字,乾隆时曾奉旨刻石列于太学。著有《拙存堂诗文集》
四十一卷。明张岐然编。张岐然字秀初,仁和(今浙江余杭)人。其生平、事迹无考。该书又名《春秋四家五传平文》,纂成于崇祯十三、十四(1640-1641)年间。作者认为注《春秋》者应当《左传》,《公羊传》、
七卷。《附录》一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莆田(今属福建)人。天顺元年(1466)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累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韶所著诗文曾编成《从吾滞稿》,后改名
十六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字纯文,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十六卷,分原天、原地、原人、原物、原道术五部。杂采事迹,亦间有论断,其体例在类书和说部文献之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