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灼薪剧谈

灼薪剧谈

二卷。明朱承爵(生卒年不详)撰。朱承爵,字子儋,盛年锐志进取,累试不利,遂放弃科第,多购图书,下帷发愤,以古文辞名于世,与唐寅、文征明相倡和。家多藏有鼎彝、名画,著有《鲤退稿》、《灼薪剧谈》等。此书成于正德八年(1513)。其时值腊月,天降大雪,朱承爵与朋友围着火炉彻夜长谈,朱承爵便将闲谈之语记录卜来,编次成书,因此以《灼薪剧谈》为书名。其中也有杂抄唐、宋说部之文。如“余游褒禅山”一条,为全录叶梦得《避暑录》中内容,而在语末加注说:“余,叶石林自谓也。”似乎是在声明此为节录古书。而“彭渊材禁蛇开井”一条,虽全录自惠洪的《冷斋夜话》,但只是将“使余跋其书”句改为“使其宗跋其书”,似乎在以此冒充自己的语言。内容无甚可采之处。

猜你喜欢

  • 同时尚论录

    十六卷。明蔡士顺编。蔡士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江苏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于崇祯十年(1637)。所辑皆东林诸人诗文。以科目先后为序,始万历二年(1574),终崇祯四年(1631)。

  • 古韵发明

    一卷。清张耕撰。耕字芸心,山东滕阳人。尚撰《切韵肆考》等。是书分古韵为二十五部:①阿、②乌、③垩、④膺、⑤噫、⑥亿、⑦翁、⑧讴、⑨屋、⑩央、⑾天、⑿约、⒀婴、⒁娃、⒂戹、⒃殷、⒄衣、⒅乙、⒆安、⒇霭、

  • 古桐书屋六种

    二十卷。清刘熙载(1813-1881)撰。刘熙载字融斋,一字伯简,晚号寤崖,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曾任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治经学,精音韵,通晓子、史、诗词、书法等。

  • 士仪

    二十一卷。附别集四卷。朝鲜许传撰。许传字伊老,号性斋,阳川人,生卒年未详。此书专门考证士礼。其书篇目有:《亲亲篇》讲宗法伦常、《成人篇》讲冠礼、《正始篇》讲婚礼、《易戚篇》讲丧礼、《如在篇》讲祭礼、《

  • 易经札记

    三卷。清朱亦栋撰。亦栋原名芹,字献公,号碧山,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至平阳训导。著有《十三经札记》、《群书札记》等。此书系《十三经札记》之第一种。全书分三卷,上卷三十二条,中卷二十四条,下卷二十四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

  • 薛文清行实录

    五卷。明王鸿撰。王鸿,河津(今属山西)人,生卒不详。官至石灰山关税大使。乃薛瑄之曾孙婿。薛瑄字德温,谥文清,官至礼部右侍郎。性刚直,学宗程朱,是明代著名学者。王鸿为旌表其祖上事迹声名,作成此书。是书第

  • 商子

    五卷。周商鞅(约前390-前338)撰。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故又被称为公孙鞅或卫鞅。曾在魏相公叔痤家做过家臣,后入秦国,辅佐秦孝公。初为左庶长,很快升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 五色石

    八卷。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笔炼阁主人”当是徐述夔的别署,因清代《禁书总目》徐述夔悖妄书籍目内有《五色石传奇》。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东台

  • 居业斋文集

    三十卷。清金德嘉(约1671前后在世)撰。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湖北广济人,生卒年不详。少即笃于学,有志于古文,乡试中举后得安陆教授,康熙二十年(168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纂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