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评花录
见《品花宝鉴》。
见《品花宝鉴》。
五十卷。宋黄伦(生卒年不详)撰。伦字彝卿,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进士及第,授左承务郎。该书遍取前人《尚书》说解,依经文胪列,若有异同,则诸说并存,不加论断。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似本九成《尚书详说》
三十卷。《附录》二卷。清徐倬(1624-1713)撰。徐倬,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人。十岁就童子试,为冠首,十七岁游会稽,受知于倪元璐并受教。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授编修,归养十年,入京转司业
二卷。清叶矫然撰。叶矫然字思庵,福建闽县人。顺治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乐亭县知县。该书仿照李光、杨万里二家《易传》之意,于每卦象爻名以史事证之,以为以人事说《易》才具实用意义。但所举事例不免偏
一卷。清孔繁灏(18061862)撰。繁灏字文渊,号伯海,山东曲阜人,系孔子74代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龚封衍圣公。毕太夫人为湖广总督毕沅之女,繁灏生母,卒年58岁。书中记毕氏懿行及其他琐事甚
六卷。清王良士(生卒年未详。)撰。王良士原名昙,字仲瞿,号蠡舟,又号昭明阁外史,浙江嘉兴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良士少负狂名,言论举动,皆不与众人同。尝自言: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
无卷数。明郑应旂撰。应旂,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前七卷主要记载应旂所作关于建文靖难诸人的诗词文赋。后为《革朝遗忠列传》,不分卷,共40篇,人各为传,传后附引诸家记载诗文,体例大致与名
四卷。清杨守敬辑。于光绪十三年(1887)刻成。卷不分次第。皆采自旧刻而不是采自墨迹。钟繇书收《宣示表》等五帖。卫夫人书均用《淳化阁法帖》重摹。晋顾恺之《女史箴》称为宋拓。《曹娥碑》甚丰肥,不知出于何
二十八卷。明冯梦龙(1547-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一字耳犹,又自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和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在崇祯
六卷。清吴照辑。参见《说文偏旁考》。是编辑于《说文偏旁考》后。卷首有段玉裁序、王鸣盛序及吴氏自序。卷一录《说文》、《玉篇》、释梦英之偏旁,附以张有《复古编》之“笔迹小异字”。卷二录《汗简》、《六书字原
二卷。原书不具撰者姓名,《四库提要》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然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仅得130条。本书摭拾众说,以补王录之不足。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