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珩璜新论

珩璜新论

又作《孔氏杂说》。一卷。北宋孔平仲(生卒年不详)撰。孔平仲字毅父,又作毅甫、义甫,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元祐中提点江西刑狱,坐置英州。绍圣中,言者劾其元祐时附会当政,出知衡州;又劾其不推行常平法,继韶州。崇宁初,召为户部金部郎中,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被劾罢而卒。孔平仲长于史学,工文词,著有《续世说》、《谈苑》、《朝散集》等多种著作。是书一名《孔氏杂说》,吴曾《能改斋漫录》即引作《杂说》。清修四库全书采进本卷末有淳熙庚子(1180)吴兴沈诜跋,称渝川丁氏刊本已名《珩璜论》。说明宋时此书就有二名。大约此书原名《孔氏杂说》,后人以《大戴礼》载曾子曰:“君子之言,可贯而佩。珩璜皆贯而佩者”之意,推重其书,改易此名。是书以考证旧闻为主,间托古事以发议论,其说多精核可取,非言无根柢者可比也。卷末附录杂说七条,杂载诸事。可供治经史文化者参考。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宛委山堂《说郛》、《墨海金壶》、《珠丛别录》、《宋人小说》等丛书作《珩璜新论》一卷,《墨海金壶》、《珠丛别录》少六条。《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作《珩璜新论》四卷。《古今说海》、《格致丛书》、《唐宋丛书》、《说库》等丛书作《孔氏杂说》一卷,多摘录不全。《宝颜堂秘笈》本作《孔氏杂说》四卷,但卷二有残缺。《丛书集成初编》依据《学海类编》本排印,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三易大传

    七十二卷。明李陈玉撰。书分二册。一曰《先天古易》,阐释图书之学。又每篇附有赞语。最不同的是,以无极、太极、无极而太极分为三图,先天八卦配以英辅九星之名,后天八卦配以疏附先后之名。支离破碎,全无理由和根

  • 俨山外纂

    见《俨山外纪》。

  • 申报馆书目

    一卷,续集一卷。缕馨仙史(即蔡尔康)撰。又题作“尊闻阁主人(即《申报》创办人,英人安纳斯脱美查)”撰。历时六载,日搜月辑,计成五十余种,续集六十余种,各分类编定。有清光绪三年(1877)、五年(187

  •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洗洗。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天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 灸砚集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生平事迹见《刻烛集》条。此集为曹仁虎与其同年友在京邸为消寒会,相与酬和之作。其会旬日而一举,会必有诗,或拈韵,或分题。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迄乾隆三十八

  • 标题补注蒙求

    三卷。晋李瀚(见《蒙求集注》)撰。宋徐子光注。陈振孙《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皆作八卷。通行有二本。其一为二卷,为徐子光原注本。此本分为三卷。凡徐子光注中陈振孙所谓兼及他人事者,均被删去。而每句之

  • 言行龟鉴

    八卷。元张光祖(生卒年不详)编。张光祖生平事迹不详。惟有此书卷首大德癸卯(1303)陈普序,称其字绍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大德五年(1301)为泉州推官。又有大德甲辰(1305)熊禾序,称张光

  • 江都汪氏丛书

    十三种,四十三卷。陈乃乾等编。陈乃乾(1896-1971),浙江海宁人。历任中华书局、北京古籍出版社等局社编辑、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及大学教授。在版本学、目录学、索引学方面颇有成就。丛书

  • 畿辅水利私议

    一卷。吴邦庆撰。吴邦庆,见《畿辅水利辑览》条目。道光初年,邦庆官至河东河道总督,革除河工诸弊,省国币以数万计。在职勤劳,深究水利之事。往来田间,谘询父老,而著是书。畿辅水道丛书本,取明徐贞明潞水客谈之

  • 芝园定集

    五十一卷。《别集》十一卷。明张时彻(1504-?)撰。张时彻,字维静,号东沙,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善行录》、《明文苑》等。是集分二编,一曰《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