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以此寄托他对新安璜源的怀旧之情。在此期间,惠栋等江浙名士慕名而来者,不乏其人。吴氏家藏书甚富,名重一时。后经战乱,书多散佚。吴志忠祖父吴懒庵特别注重古籍收藏,并汇刻《乐意轩书目》四卷,著有《懒庵偶存》八卷,《读史小论》八卷,均行于世,由于版本年久,被咬坏严重,于是重新对上述诸书校勘,更名为《经史论存》刊刻行世。其父吴英中年弃举子业,专门从事著述,独好儒家经典,著有《经句说》二十余卷。志忠秉存父业,辑先世所藏,惠氏父子所著《春秋说》、《诗说》、《大学说》,以及江永《群经补义》等书,题名《璜川吴氏经学丛书》,以表示对先人的怀念。书后并附有其父所著之《经句说》二十四卷。此书目录:甲集:清惠士奇撰《春秋说》十五卷。乙集:清惠周惕撰《诗说》三卷、《附录》一卷,清惠士奇撰《大学说》一卷,清顾炎武撰《左传杜解补正》三卷,清惠士奇撰《礼说》十四卷。丙集:清惠士奇撰《易说》六卷,清吴鼐撰《三正考》一卷,清江永撰《群经补义》五卷,明周洪谟撰《疑辨录》三卷,清李崇礼撰《章水经流考》一卷,宋岳珂撰《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清华学泉撰《春秋疑义》二卷,宋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释文》一卷。附集:清吴英撰《经句说》二十四卷。有清乾隆刻本和道光十年(1830)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春秋归义摘要

    十二卷。明贺仲轼(1580-1644)撰,清范骧删订。仲轼字景瞻,卫辉获嘉(今河南获嘉)人。嗜读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陕西醴泉令,累官至武德兵备,甲申之变,自杀。范骧字文白,号默庵,海宁

  • 钟评左传

    三十卷。明钟惺(详见《左传文苑》)评点。钟惺评点《左传》,着重推阐其文法,作为士子习举业的读本。该书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

  • 求阙斋日记类抄

    二卷。清曾国藩(详见《求阙斋读书录》)撰。此书由王启原分类辑录曾国藩日记而成,上卷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五类,下卷分文艺、鉴赏、品藻、赜养、游览五类。有一定价值,可供研究曾国藩思想、活动及近代

  • 全唐文

    一千卷。清董诰(1740-1818)等奉诏编纂。董诰,字雅伦,号蔗林,邦达子,浙江富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载,曾纂辑《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此书编纂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

  • 周礼古注集疏

    二十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曾改字光汉,江苏仪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任北大教授。刘氏幼承家学,精通小学,治经有成,著述很多,有《国学发微》、《经学教科书

  • 易纂

    一卷。辑佚书,唐僧一行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一行姓张,魏州吕梁(今河北大名一带)人,先名遂,后为僧,隐于嵩山,卒谥大慧禅师。其事见于《旧唐书》本传。此书不见于《唐书·经籍志》及《宋

  • 万年统纪

    十二卷。不著撰者姓名。但书中所引明代诸书,皆称“皇明”二字。可见为明人所撰无疑。首纪历代帝王,不以时代为序,而以年数列先后。由初生至四万五千六百岁止为第一卷。次纪孔子诞生至七十二岁止为第二卷。以下载历

  • 周易说余

    一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沈氏散见于各处的有关周易的文集。共二十余篇。篇目有论京房世位为上下经序卦之本、论序卦与辟卦有关、论象数理、论卦位、论辟卦之世位、论先后大同位、论之变、论归魂游魂之理、论九卦、论

  • 蓉槎蠡说

    十二卷。清程哲(生卒年不详)撰。程哲字圣跋,歙(今安徽歙县)人。《蓉槎蠡说》是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载杂掇琐闻,其详细内容无从考证,大多都是才士的聪明之语,书前有王士祯作序,称其为博辨之才,具有论断

  • 春秋左翼

    四十二卷。明王震撰。王震字子省(崇祯《乌程县志》作子长),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辛卯(1591)举人。朱彝尊《经义考》著录王氏《春秋左翼》,不著撰人,不录卷数,而所录卷首焦翚序,与此本卷首序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