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史会要

画史会要

五卷。明朱谋垔(生平详见《书史会要续编》)撰。朱谋垔曾续陶宗仪《书史会要》,于是联想及画,便采上古至明能画之人姓名及事迹,而作《画史会要》。书仿陶宗仪之体例,所以名也仿其而起。《书史会要》是止于元代,《画史会要》也于元代止,所录明代画人则另为一卷,列之外域,就连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也列于外域,实甚于拘泥。又目录中以宋为第二卷,金、元及外域为第三卷,而书中实以北宋为第二卷,南宋、金、元及外域为第三卷。又削去南宋之号,只以“都钱塘”三字为卷端标目。错迂更甚。究其原因,为明之末年,士大夫多喜著书而又竞尚狂禅,以潦草脱落为高尚,不再以精审为事。所以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以后所著之书皆以“壮月朔”为“牡丹朔”之类。此书材料前四卷明以前多采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夏文彦《图绘宝鉴》等著作。至明代则全为自行搜辑。第五卷录前人论画之作,多杂芜而不知所从来。此书虽采集不甚丰富,又多疏漏,但宋、元、金、明诸画家颇赖以知其始末。所以《佩文斋书画谱》之画家传中多引此书为据。后世论画者也不可轻看此书。此书成于崇祯四年(1631)。其主要版本有明刊本、八千卷楼抄本。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 欣赏编

    无卷数。不著撰人姓氏。在书首徐中行序中称此书为沈润卿撰。经后人佐以《千顷堂书目》考之,乃知为明沈津撰。沈津,字润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武宗正德年间选入太医院。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沈津

  • 易学筮贞

    四卷。清赵世对撰。赵世对字襄臣,衢州人。该书论《易》为卜筮之书,所以虽经秦火而能流传下来。因为“谓以筮而贞万世之变”才命之曰“筮贞”。该书不载经文,只采用先前儒家议论、分类编辑而成书。第一卷为“缀集本

  • 子之还兮,遭我乎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貂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 检心集

    十四卷。清闵则哲(生卒年仕履不详)撰。闵则哲字睿先,应山(今湖北省应山县)人。《检心集》是闵则哲的一部杂编之作,以语录讲义杂著与杂文参错成书,包括《说书管见》四卷,《又说书》一卷,《订学肤言》二卷,《

  • 彰明县志

    五十七卷首二卷,清朱铁梅原本,何庆恩修,李朝栋纂。何庆恩,字恺棠,广西灌阳人,举人,曾任彰明县知县。李朝栋,陇西人,拔贡。彰明志略,创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献可,共十卷,分类五十,计一百二十一篇

  • 禹贡通解

    一卷。旧本题邵璜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末清初时在世。檇李(今浙江省嘉兴县)人。《禹贡通解》前有清初宝坻杜立德序。其书九州中的每州以及导山、导水之前皆列有图。其经文注解与蔡沈集传亦多有不同,凡遵循蔡说加

  • 崇文丛刻

    三十三种,二百八十一卷。清崇文书局编。崇文书局为清湖北官书局。其所刻著作,后汇为一辑,多为四部通常习见、备学者讽诵的著作,也有要籍。如姚配中《周易姚氏学》十六卷,清代惠栋、张惠言之后,治古易者,姚配中

  • 枸橼轩诗钞

    二卷。《附词》一卷。清何桂珍撰。生卒年未详。何桂珍字梅因,湖南善化人。幼耽经史,明大义。少时著述颇富,可惜皆散佚。此诗共二卷。上卷光绪二年(1876)至十九年(1893)作。下卷光绪二十年(1894)

  • 春秋比事目录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作者撰成《春秋通论》之后,恐学子尚未精熟“三传”,不能迅速理出头绪,于是又著此书。此书取事同而书法互异者分类辑录,共八十五类。其实,宋沈棐《春秋比事》、元赵汸《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