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开运英武传

皇明开运英武传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又名《皇明英烈传》、《云合奇踪》。以元末农民大起义为背景,叙述朱元璋加入义军、发迹变泰、定鼎中原、兴兵灭元,以及扫灭各路义军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明朝开国故事。作者旨在宣扬明朝上应天命,为朱元璋及其一群开国功臣树碑立传,但叙事基本上依据史实,对红巾军的反元斗争做了肯定描写,客观上反映了元末社会动乱的历史形势。尤其是对元顺帝荒淫失政,开河征夫,弄得民不聊生纷纷造反的描写,揭示出了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有一定的深刻性。但为了美化明朝立国的正统,美化朱元璋,该书也将朱元璋部下杀红巾军首领韩林儿、杀郭天爵的史实委于他人或隐去。而对方国珍、张士诚、陈友谅等与朱元璋争雄的义军领袖,则加以贬斥毁谤。该书围绕朱元璋而塑造的常遇春、胡大海、刘伯温、朱亮祖、花云、郭英等英雄、贤士形象,都很鲜明生动。对朱元璋,该书把他写成是金童下凡的真龙天子,颂扬他的雄才大略、广纳豪杰平定天下的盖世功业,但也没有一味简单化处理,对他得天下后猜忌功臣、贬杀功臣的虚伪狡诈敢于着上一笔。作者生于明代,如此直书先皇过失,胆识是惊人的。艺术方面,由于过分注重史实,文学性较差。借用民间传说的一些传奇情节,又充满宿命迷信色彩,殊不足取。很多情节和人物描写上,也有因袭模仿《三国演义》等书的拙劣痕迹。该书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甚高,但在民间流传颇广,对后代戏曲创作影响也不小,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该书所见最早版本是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十九年(1591)书林明峰杨氏重梓本。另二种明本是三台馆刊本(北京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有藏)和明崇祯刊“玉茗堂批点”本(北京图书馆有藏)。清有怀德堂刊本和英德堂刊本。195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校注排印本,题《英烈传》。四联出版社195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亦出版此书。

猜你喜欢

  • 洪雅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郭世祐纂辑。郭世祐,曾任青神县知县和洪雅县知县。郭世祐任县令后,见县志自王好音纂修后又已约七十年未修,欲重修之。然经费不足,开雕匪易。因遵旧本条例,次第增修。自嘉庆十九年(1814)起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

  • 淳安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世原本,李诗续修,陈中元、竺士彦续纂。李诗,光绪初年任淳安县知县。此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卷一至卷四方舆志,目为分野、建置表、疆域、山川、乡都、风俗、学校、公署、防围、坊表、

  • 春秋师说

    三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云松巢集

    三卷。元朱希晦撰。希晦生卒年不详。乐清(今属浙江)人。至正末,隐居瑶州,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时称“雁山三老”。明初被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此集为其子豳所编,天台鲍原宏序。正统中,其裔孙元

  • 六书故

    三十三卷。元戴侗(生卒年不详)撰。戴侗字仲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淳旸中(1241-1252)登进士第,由国子监主簿守台州。德旸初(1275)由秘书郎迁军器少监,辞疾不赴,不详其所终。是书乃以六书

  • 语助

    《助语辞》之别称,详见“助语辞”。

  • 於陵子

    一卷。旧本题齐陈仲子(生卒年不详)撰。据王士祯《居易录》记载:“万历间学士,多撰伪书以欺世,如《天禄阁外史》之类,人多知之。今类书中所刻唐韩鄂《岁华纪丽》,乃海盐胡震亨孝辕所造。《於陵子》,其友姚士粦

  • 永嘉八面锋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