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经补证凡例

礼经补证凡例

不分卷。附容经类纂凡例,无卷数。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清光绪进士。历任龙安、绥安府学教授,尊经书院襄校等职。曾师事王闿运。专治今文,其学凡六变。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深受廖著《知圣篇》、《辟刘篇》的影响。戊戌政变后,吴郁生督蜀学,知康说源出于廖,乃劾其离经叛道,逞臆说经,革职交地方官管束。入民国,长成都国学专门学校甚久,后兼高等师范、华西大学教授。著有《六译馆丛书》。平认为《仪礼》在庠序中传授,贵在简易。十七篇录要起例,本末已经具备经言大略。润泽在人,因而,发凡起例,欲学者在本经记传以外,凡是杂见两戴及他书,都取附各篇之下,其并非全篇者,也依类采入。例如,《丧服》为经中主要篇目,则择取大传小记间传服问三年丧问丧服四制等篇,附在其后。另外,前人专门相传,其记最多,也汇辑左后,以便考寻。又如《祭礼》,只是详述享尸,而祊祭迎主于堂荐毛血之仪都被省略,于是,择取《礼记》诸文补充其仪节。《昏礼》先祖后配,则据据《左传》对其加以增补。考察其体例,大都依据朱子《仪礼经传通解》,立法并非不善。只是平不信《周礼》,认为典制之事,不得名礼,不以《周礼》五礼名目为然,这是其蔽端。平又认为贾子之容经,是礼经之纬,欲习仪者,应当由容开始,因而把容经传记附在《仪礼》之后。凡戴记所有说仪容专篇,取为通论外,有散文脱节,凡系说礼与仪容者,对其加以通辑,并拟区分为四目十一门。案:《汉书·儒林传》云,鲁徐生善为颂,孝文帝时以善为颂为礼官大夫。传子至孙延襄,襄其资性善为颂,不能通经,延颇能,未善也。襄也以颂为大夫,官至广陵内史。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满意柏生单次,都是礼官大夫,而瑕邱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诸言为倾者,由徐氏。颜师古注云,颂读与容同,是则善为容仪,本来也是礼家专门之事。平认为容经与礼经相经纬,其说并非虚妄,这也是治礼者所应当研习者。此书有《六译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陈文恭公集

    十三卷。宋陈康伯(1097-1165)撰。陈康伯字长卿,弋阳(今江西)人。宣和三年(1121)中上舍丙科,绍兴八年(1138)除枢密院大计议官,后为光禄大夫。隆兴二年(1164),复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

  • 品花宝鉴

    清陈森(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

  • 说文古籀疏证

    六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知县。以事亲辞官,居家治小学、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转注》,《说文谐声》、《夏小正经传考释》、《

  • 诗经读钞

    三十二卷。清李宗淇撰。宗淇字味岚,临川(今江西临川市)人,嘉庆间举人。书首有周作楫序、自序及发凡。各诗正文之前,全录小序,正文之后,节钞朱熹《诗集传》,又有集说、总论、附录、外附等,最后为御案。天头又

  • 郑氏丧服变除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是编如父为长子,不徒跣,不歠粥,与戴德《丧服变除》相合。臣为君,不笄纚,不徒跣,与戴称笄纚不同。妻为夫妾为君,不徒跣,不极上衽,与戴称扱上衽异。子为父斩极

  • 说文重文管见

    一卷。近代萧道管(1855-1907)撰。道管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为陈衍之妻室。著作尚有《列女传集解》,《然脂新话》、《诗古文辞长短句杂记》、《萧间堂札记》等。是编前有壬子(1912年)重阳陈衍序,

  • 四书讲义

    十一卷。清王元启(1714-1786)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清学者,历算家。著有《惺斋杂著》、《勾股衍》等。是书卷首有自序,章次为《大学》一卷、《中庸》四卷、《论语》三卷、补一卷、《孟子

  • 人境庐诗草

    十一卷。《卷末》一卷。清黄遵宪(1848-1905)撰。遵宪字公度,另号人境庐主人,东海公等。嘉应(今广东梅州)人。其父黄鸿藻为咸丰六年(1856)举人,官累户部主事,广西思恩知府。黄遵宪同治六年(1

  • 觉生诗钞

    十卷,《咏物诗钞》四卷。《咏史诗钞》三卷。《感旧诗钞》二卷。《觉生诗续钞》四卷。《自订年谱》一卷。清鲍桂星(1764-1826)撰。鲍桂星,字双五,觉生,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遭谗落职

  • 楼溪集

    三十六卷。明崔廷槐(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廷槐字公祧。山东平度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四川佥事。据考,廷槐为官期间,所到之处,以兴文教、敦气节为目标,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