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郑注正字考

礼记郑注正字考

二十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一字作奠彬,号直山,亦号郋园,湖南湘潭(今湘潭市)人。光绪十八年(1882)进士、官吏部主事,次年返乡,从事著述。德辉政治上极保守,反对梁启超、康有为的变革,斥之为异端。1910年湖南水灾欠收,他囤积居奇至万余石,激起民愤,被清政府削籍。1912年出游,1927年被杀。但叶氏一生致力于学术,于经学用力尤深,所著及辑录,校刊书凡百数十种,对保留古籍、流传经学贡献颇大。叶德辉著述极富,主要有《天文本论语校勘记》一卷、《古今夏时表》一卷、《释人疏证》二卷、《山公佚事》一卷、《山公启事》一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考证》二卷,《经学通诂》数卷。又辑《孟子刘熙注》一卷,辑蔡芭《月令章句》四卷,《板桥杂论》三卷、《吴门画舫录》一卷、《燕兰小谱》五卷,《素女经》一卷,《玉房密诀》一卷,《洞玄子》一卷、《青楼集》一卷、《乾嘉诗坛点将录》一卷,等等。《礼论郑读考》亦叶德辉撰。德辉研究经学,于三礼之学,寝馈最深,以为六经皆有礼文,欲通群经,必先通三礼,欲通三礼,非精通郑注不可。德辉治经,最集郑学,以为郑玄治经,最为完善,其法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之益。他注经,常取本经文前后参考,或以前证后,而知后者之说,引据不诬;或以后证前,而知前者之说,考订可信,更取其他经文旁稽互证,融合众说,独具别裁。德辉正是取郑氏治经之法,成《礼记郑注正字考》二十卷。是书始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1918年又加订定,积十余年,数易其稿而后成。于古音古字,皆为之分别疏通考证,使无疑似,又引诸史百家之文,互相参证。用工至勤至精,宜其博大精深,在近代说礼之家中,最见功底。如《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句,郑注“耐”古“能”字。叶德辉详证:《周礼大宗伯正羲》,“古音以耐字为今之能字。能字为三台之字,后世以来,废古耐字,以三台之能替耐字之变而为能也。又更作三台之字。”《诗·小雅》“各奏尔能”,《释文》徐“奴代反”,《大雅》“柔远能迩”《释文》郑“奴代反。”《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乐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释文》徐音“乃代反”。《北堂书钞》“三公引《春秋》元命包曰:‘能之为言耐也。’注:‘能古之台字也,耐今之能字也。’”《汉书·晁错传》:“其性能寒”;《赵充国传》“汉马不能冬”;《西域传》:“不耐饥渴”;颜师古注并云“能读曰耐”。又如《孔子闲居》“至于汤跻齐句,”郑注“《诗》读汤齐为汤跻。”叶氏经考求,知王应麟《诗考》是引《韩诗外传》,郑注亦是因袭韩氏。《后汉书·郑玄传》言郑玄师从东郡张恭祖受韩诗,故其注《礼》亦多从韩说。如此之类,叶氏在郑注基础上于《礼记》之文详加考订,广征博引,搜集宏富,精义颇多,诚乃阐扬郑学之功臣也。此书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长沙叶氏《观古堂所著书》本及民国八年(1919)重编印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郋园先生全书》汇印本。

猜你喜欢

  • 敬义录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全书也是《石畦集》中之一,主要是以叙述程朱学派理论来批驳陆王一派学说,书中有些地方论述不够明确。

  • 少微通鉴节要

    五十卷。宋江贽撰。贽字叔直,崇安(今属福建)人。政和中,少微星现,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贽辞不赴,赐号少微先生。是书取司马光《资治通鉴》删存大要。然首尾赅贯,究不及原书,该书又名《通鉴纂要》,

  • 宛雅

    四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梅鼎祚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梅鼎祚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曾称之,与汤显祖交谊甚深。著有杂剧《昆仑奴》,传奇《长命缕》、《玉合记》,诗文有《梅

  • 都梁草

    二卷。《唱和集》一卷。清于养源(1831-1859)撰。养源,字山堂,江都(今江苏江都)瓜州人,祖籍江苏仪征县。于养源幼聪颖、工诗文,屡应童子试不中,后随父幕游于滁、泗,侨居盱山,志图进取。咸丰年间,

  • 周礼正义

    八十六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诒让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清代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周治六年(1867)举人,曾官刑部主事。孙氏穷经著书近四十年,著述很多,有《墨子间诂》、《

  • 正谊堂诗文集

    二十卷。清董以宁(1629-1670)著。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县人。能诗文,尤工于词,于历象、乐律、舆地皆有造诣。与陈维崧,邹祇谟,黄永并称“毗陵四才子”,晚年至力经、易,著有《正谊堂文集

  • 易经本义翼

    十二卷。不标撰人名氏。只是卷首题签说,“苏州府学附生曹澐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宗师鉴定。今呈到十九本。其一本系图说,因绘画不及,俟于原本录出补送呈”等等。可能是江南诸生录送提学之本,不知道

  • 庚溪诗话

    二卷。宋陈岩肖(约1147前后在世)撰。陈岩肖,字子象,自号西郊野叟,金华(今属浙江)人。宋钦宗靖康中,曾游京师天清寺,汴京失陷,其父德固遭难。绍兴初,官建康。绍兴八年(1138),以任子中词科,仕至

  • 乡党典义

    二册不分卷。清魏晋(生卒年不详)撰。晋乃衡阳人。是书取经传中的制度、名物,来考订《论语·乡党篇》。其遍稽诸经传,根据诸注疏,取证于婺源江永的《乡党图考》。讨论其源流,参证其得失,颇为精密。晋自序中称是

  •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