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禘祫辨误

禘祫辨误

二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廷祚字启生,号绵庄,江宁(今南京)人。著有《大易择言》、《彖爻求是说》。程氏释禘祫认为:大禘是殷祭。禘是祭宗庙而非祭天,王肃解诂远胜于郑笺。烝祭、尝祭必定将远近祖先合祭于太庙,以此表达敬意,大概推断祖先之意,也想象活着的人那样聚集一堂饮燕乐。这就是祫祭的意思。祫祭于亲庙尚不满足,因之进一步祫祭于毁庙。(未过高祖者为亲庙,过高祖者移神主于太庙中,称毁庙。)祫祭于毁庙尚不行,进而祫祭于太庙。祫祭之礼方毕。禘祭仅一种,祫祭实有两种。《礼记·曾子问》“祫于祖庙无虚主”这是烝祭、尝祭之祫祭,是小型祫祭,通用于天子、诸侯。《公羊传》“毁庙未毁调之主皆升于太祖”这是夏季举行的祫祭,是大型祫祭,只适用于天子,这种祫祭就是禘。自古来学者之失,在于认为禘祫不是时祭,同时“五年一禘”,“殷祭”等语又自《礼》纬书窜入《公羊传》,此后即谬种流传,人多不辨。该书首辨禘祫不在时祭之外,次言禘为夏季祭,再次辨《公羊传》“五年而再盛祭”。“殷祭”之误,再次辨郑玄、何休从《礼·纬》之误,再辨唐赵伯循一祭“以始祖配之”不兼群庙之误,再辨胡致堂天子仅有禘祭无祫祭之误。援引丰富,很有参考价值。该书现存道光五年(1825)东山草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四书正误

    六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等。颜元为学主实用,恶宋儒空谈心性,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不敌

  • 唐朝名画录

    一卷。又称《唐贤名画录》。唐朱景玄(生卒年不详)撰。朱景玄,江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翰林学士。《图画见闻志》作朱景真,为避宋讳。《新唐书·艺文志》曾题该书曰《唐画断》,《文献通考》称之“《画断》

  • 锦衣归

    清朱素臣撰。朱素臣生平见《十五贯》条。清初戏曲作家。著有传奇约二十种,今存《十五贯》、《秦楼月》、《聚宝盆》、《翡翠园》、《未央天》、《文星现》、《锦衣归》、《万年觞》八种。其中《十五贯》、《翡翠园》

  • 来鹤亭诗

    八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人。曾于园林养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园筑来鹤亭,并以名诗集。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第八卷诗内有洪武癸酉纪年。癸酉为洪武二十六年(139

  • 国朝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石屏新语

    二卷。旧题宋戴复古(1167-?)撰。戴复古字式之,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因居南塘石屏山,自号屏山。一生不仕,曾从陆游学诗。诗词文章都有一定影响。著有《石屏集》、《石屏词》等。此书主要收录张询古《五

  • 子威集

    三十二卷。明刘凤(1517-1600)撰。刘凤,字子威。长洲(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累河南按察使佥事。著有《续吴中先贤赞》等。据《江左脞谈》载,刘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

  • 六艺流别

    二十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此书采摭汉魏以后之诗文,悉以六经统领。将诗分流五种,其别为二十一种;《书》分流八种,其别四十九种;

  • 妙华仙馆诗

    二卷。清乔载徭(约1808年前后在世)撰。乔载繇字止巢,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家藏词书甚多,天资聪颖,好学深思。与同乡吴曰鼎、方文炳共同研究诗学,苦读不辍。著有《妙华仙馆诗》、《学读斋诗》、《裁云馆词

  • 礼论答问

    一卷。南朝宋徐广(352-425)撰,清马国翰辑。徐广,字野民,或作野人,以避唐太宗讳,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人。官至中散大夫。《晋书》、《南史》均有传。《晋书》云:“广《礼答问》,行于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