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声谱

秋声谱

清严廷中(1795-1864)撰。严廷中,字秋槎,云南宜良人。清代戏曲作家。工于吟咏,兼善诗词。曾在山东省福山、文登、莱阳、诸城、蓬莱等县为官,有政声。与周乐清等友善。道光十九年(1839),归故乡云南今是园,作《秋声谱》,其中包括《判艳》、《谱秋》、《洛城殿》三剧。另有《铅山梦》、《河楼絮别》二剧(已佚)及《红蕉吟馆诗集》。《秋声谱》卷首载有其友周乐清所作序言,称“秋槎二兄,地毓昆明,家承屏翰”。剧本末有朱荫培所作跋语,则称“秋善才名驰海内,顾沦落天涯,吞花卧酒,消耗壮心,良足慨叹”等等。考其上元孙若霖《双红豆阁词》二《金缕曲》注及《杏花天影》注知其有政行迹。作者在自序云:“秋声从落叶中来,如怨竹哀丝,助人凄恻。秋以声为谱,吾且以秋为谱。”可见其格调之低沉。其中《判艳》一剧又曰《武则天风流案卷》,一章,写武则天死后为冥官,典女鬼,上官婉儿副之,所断为赵云娘等六案,皆怨女思妇事,挨个判断之。其文凭虚架设,无实事可指。《谱秋》一剧又曰《沈媚娘秋窗情话》,一章,写常州举子商金锡应试北上时值扬州妓女沈媚娘因兵乱躲避到山东茌平之地,二人相遇,交谈并订誓约。其情节简单。《洛城殿》又曰《洛城殿无双艳福》,共四出,写武则天临朝,开科考试,拟取名士五十人,才女五十人。按名次婚配,使才子佳人结为眷属。此科主考名叫阎朝隐,参加考试的有四个真正读书人:蒋文、沈章、韩礼和杨乐;还有五个才女:卢梅仙、韦兰心、斐菊友、李竹云和花冠芳。另外也有想依靠父亲权势去应试的:如职掌刑名的来俊臣之子布德等。开考之日,几个读书人对答如流,而纨绔子弟却牛头不对马嘴。女才子诗句清新流丽。来俊臣、傅游艺等将金银厚赠阎朝隐等考官,以子女的前程相托。后因大臣褚遂良奏:此次科举舞弊甚多,即著主试官将试卷送审。复审后,朝廷决定以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为正副考试官,在洛城殿上进行复试。结果蒋文等四人钦授翰林,卢、韦、裴、李四才女钦授女学生,并按名次,匹配成婚。来布德等则交其父母,严加管教。最后赐花冠芳为女状元,选为豫王旦次妃,明春择吉日成礼,拜太平公主为义母。此剧为喜剧,情节属虚构,揭露了当时科场黑暗,表现作者反抗意识,有较强的戏剧性。非一般才子佳人戏。有咸丰二年(1852)周乐清刊刻本,《清人杂剧初集》据以影印。

猜你喜欢

  •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

  • 发蒙宏纲

    三卷。宋罗黄裳(生卒年不详)编。罗黄裳,池州(今安徽铜陵)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于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

  • 字鉴

    五卷。元李文仲(生卒年不详)撰。文仲长州(今江苏吴县)人,自谓“吴郡学生”,其字号、生平无考。这是正字的书,文仲续其从父世英《类韵》之作。世英以为六书之中惟假借难以解说,便撰辑《类韵》二十卷,以字为本

  • 使西纪程

    一卷。清郭嵩涛撰。郭嵩涛(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学者称为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道光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光绪二年(1876)奉命出使英国,当年十月十八日上海出发,十二月

  • 兰轩集

    四卷。明沈彬(约1402-约1461)撰。沈彬,字原质,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彬为官以强干著称,不以诗文自鸣于世。其遗稿多所散佚。是集乃其没后百余年,明隆庆

  • 刘文靖公遗事

    一卷。元苏天爵(详见《元朝名臣事略》)撰。记载元刘因遗事。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钻研程朱之学,官至右赞善大夫。《元朝名臣事略》收录。本书所记为前书遗漏事迹,故名《遗事》。所记之事多为

  • 洙泗考信录

    四卷。余录三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精通经史之学,开近代疑古风气之先。著有《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

  • 啸堂集古录

    二卷。宋王俅撰。王俅,字子弁,一作球,字夔玉,米芾《画史》又作夔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啸堂集古录》。是书前有同乡李邴序言,赞俅“幼警悟”、“长年好学”、“精于古字”以及

  • 水云村泯稿

    三十八卷。元刘埙(1240-1319)撰。刘埙字起潜,号水云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元至大中为延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埙才力雄放,尤长于四六。其文集旧有二本,一即此本。为明洪武年间其孙琰所手抄。多

  • 鸣鹤余音

    八卷。彭致中编。据书原题彭致中为“游仙道人”,生卒年、里籍等均不详。又据朱存理《野航存稿》有此书跋,则彭致中应为明人。是集凡八卷。集中辑录自唐迄元未道士新填之词。其中多为方外之言,寄托幽旷之意。与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