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秦妇吟

秦妇吟

一卷。后蜀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所作《秦妇吟》长诗,在当时颇有名,时人号为“秦妇吟秀才”。亦工词,善用白描手法,在《花间集》中较有特色。《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五至七百存其诗六卷,卷八百九十二录存其词五十二首。《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录存其文三篇。其作品今本有李谊《韦庄集校注》;有《浣花集》,此集久无传本。敦煌所出,已有八本。三本藏大英博物院,四本藏巴黎图书馆,一本藏顺德李氏(后归日人中村不折)。此诗合八本校订,定著为一千三百八十六字,重为著录,仍与《浣花集》别行。其首句云:中和癸卯春三月,则此诗为中和三年(883)所作。其末云:“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又云“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则此诗乃投献江南某师者。考《浣花集》庄会客金陵,有以诗讽浙师改酒法之事。是时周宝正以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镇润州,则相公谓周宝。而此诗当即庄初至江南上宝之作。又卷首署右补阙者,乃庄在唐所终之官。《十国春秋》载庄登进士第为判官,晋秩左补阙,则左应是右字之误。而独以此官为署,则为传自江南原本可知。这首长篇叙事诗(七言一百九十八句)通过秦妇自述战乱中所见所闻揭示出李唐王朝在黄巢起义军冲击下分崩离析的社会现实,尽管诗人的基本倾向是反对农民起义的,但在客观上也表现出起义农民惊天动地,粪土王侯的汹汹气势,是一篇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诗作。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续词余丛话

    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 萧山县志

    四十卷。清黄钰纂修。黄钰,乾隆年间任萧山县知县。按萧山县志,明朝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均有修纂。今流传甚少。清康熙年间又有三修。黄钰莅任后,见邑志自康熙三十二年刘严重修后,又五十多年未修,这其间赋

  • ■古丛刻

    十种,十一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为金石目录著作。金石学研究,始于宋代,当时多为据古代遗文,证经考史。近二百年,文物出土日多,金石学日见兴盛。此丛书收入刘鹗所藏甲骨,历代遗留

  • 翁文端公行述

    一卷。清翁同书(1810-1865)等述。同书号和斋,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此行述记其父翁心存(1791-1861)事迹。心存字二铭,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官至体

  • 夏小正注

    ①四卷。清李聿求(生卒年不详)撰。李聿求,字五峰,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诸生,布衣终身,著《后汉书儒林传补》、《桑志》及是书行于世。是书分春、夏、秋、冬四卷,按月书写,先经后传,又次为注;逐节连写

  • 老子说略

    清张尔岐(详见《仪礼郑注句读》)撰。古来学者对《老子》评品褒贬各随己意,或尊之以为“真经”,或黜之以为邪说。为其作注者,或穿凿附会,或别生枝节,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使《老子》一书,如同清水渍蔗而甜,

  • 张子渊源录

    十卷。清代张鏐编。张镠号紫峰,雍正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此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张载的学说。全书仿朱熹《近思录》等书的内容,摘录张载的言论并结合程颐、程颢、朱熹等人的有关论述汇成此书。计有《西铭》一卷,《正

  • 学庸图说

    一卷。清侯连城撰。连城字宗璞,江苏梁溪(今江苏无锡)人。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四书中《论语》、《孟子》随时记录,不相联贯。唯《大学》、《中庸》逐节相生,脉络交贯,由一章化为全部,而全部又归于一章,其

  • 孙子书校解引类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

  • 字典校录外编

    清英浩撰。参见《字典校录》。是编与《字学举隅》略同,其内容如次:卷首列清帝庙讳敬避字样;卷一分楷体正讹、楷体相承、摘讹音三篇;卷二为辨似;卷三为切韵入门法二十四摄图;卷四为字母切韵切法、等韵切音切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