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窦氏联珠集

窦氏联珠集

五卷。唐褚藏言(生卒年不详)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贻周,官国子司业。窦群字丹列,官容管经略。窦庠字胄卿,官婺州(今浙江金华)刺史。窦巩字友封,官秘书少监。皆拾遗叔向之子。群、庠以荐辟,余皆进士科。叔向有集一卷,常有集十八卷,见《唐书·艺文志》,至清均不传。此集五卷,《唐志》亦著录。而宋时传本颇少。因而刘克在《后村诗话》称,惜未见联珠集。此本为毛晋汲古阁所刊。末有张昭跋,署戊戌岁,即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又有和岘跋,及和嵲题字,署甲子岁,即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岘,凝之子。嵲,岘之弟。岘跋称借钞于致政大夫,即张昭。又有淳熙五年(1178年)王崧跋,亦称世少其本,今刊诸公府。盖钞写流传,至南宋始有蕲州(今湖北蕲春)雕版。最后为毛晋跋,引洪迈《容斋随笔》及计有功《唐诗纪事》附载叔向诗九篇,又补巩诗六篇不载于此集。褚藏言序称牟、群、庠、巩各集并未遑编录,盖为遗篇散见者。又称手录《唐书》列传于后,而此本则无,殆偶佚。集中附载杨凭、韩愈、韦执中、李益、武元衡、韦贯之、刘伯翁、韦渠牟、元稹、白居易、裴度、令狐楚诸诗,盖《谢眺集》中附载王融之例。庠诗一首,常诗一首,亦附载牟集之中,不入本集。或许古人唱和,意皆相答,不似后来之泛应。一定聚而观之,互见作者之意,足见编次之不苟。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风俗通义拾补

    不分卷。清代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见《抱经堂丛书》或《抱经堂文集》条。此书是作者所撰《群书拾补》中的第二十八种。《风俗通义》一书宋代时就已残缺不全,错误也较多。卢文弨根据他所能见到的元

  • 毛诗重言下篇补录

    一卷。清徐永孝撰。徐永孝字仁甫,事迹无从考证。他发现王筠所撰写的《毛诗重言》一书对于学诗的人有较大的帮助,只是下篇中的遗漏较多,而且不少句子也没有举例加以说明。于是,他撰写了《毛诗重言下篇补录》一书,

  • 脾胃论

    三卷。金李杲(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此书编撰于宋淳佑九年(1249),是李氏创导的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上卷医论八篇: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治方、用药宜禁论、

  • 荆州万城堤志

    十二卷。清倪文蔚撰。倪文蔚(?-1890)字豹臣。安徽望江人。咸丰进士,以主事签分刑部。咸丰十一年(1861)从河南巡抚严树森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北荆州府知府,兴筑长达二百里的

  • 春秋困学录

    十二卷。清杨宏声撰。宏声字拔斋,柏乡(今河北柏乡)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官江苏金山县知县。该书大旨尊奉朱熹“《春秋》一经,为王道正纲纪”一语,对《公羊传》、《穀梁传》以及程氏传、苏氏传研究较深

  • 辽文存

    六卷。《附录》二卷。共八卷。缪荃孙(1844-1919)辑。缪荃孙见《旧德集》条。辽朝书禁甚严,著作流传很少,亡国后典籍又多散佚。清人韩小亭曾辑录辽文,已散亡。清光绪中叶,缪荃孙总修《顺天府志》,于搜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吴兴丛书

    六十六种,八百一十四卷。清刘承干(1882-1963)编。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浙江上虞人。官吏部郎中,藏书家,著作有《海东金石苑》、《京师坊巷志考证》等。丛书收湖州一郡先贤著述六十六种,按四部分类,

  • 二十一史论赞

    三十一卷。明沈国元编辑。国元字飞仲,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二十一史论赞》摘录二十一史“论赞”,加以圈点评识。读书有崇祯十年大来堂刻本传世。

  • 诗谱补亡后订

    三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字槎客,号兔床山人。浙江海宁人,清代文学家,乾隆时贡生。骞生负异禀,过目成诵,笃嗜典籍,遇善本则倾囊购之,校勘精审,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钱大昕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