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山房十五种
七十九卷。清林春溥(详见《竹书纪年补证》)撰。林氏著述贯串百家,尤精古史,是书所收多考校古史著作,如《古史纪年》、《武王克殷日记》、《灭国五十考》、《竹书纪年补证》、《孔门师弟年表》、《孟子时事年表》等,是研究古书的重要参考资料。除十五种外,该书还附刻四种其他内容之著作,包括《宜略识字》、《识字续编》、《论世约编》、《闲居杂录》。有清道光咸丰间刊本。
七十九卷。清林春溥(详见《竹书纪年补证》)撰。林氏著述贯串百家,尤精古史,是书所收多考校古史著作,如《古史纪年》、《武王克殷日记》、《灭国五十考》、《竹书纪年补证》、《孔门师弟年表》、《孟子时事年表》等,是研究古书的重要参考资料。除十五种外,该书还附刻四种其他内容之著作,包括《宜略识字》、《识字续编》、《论世约编》、《闲居杂录》。有清道光咸丰间刊本。
十四种,二十五卷。民国陆明桓辑。陆明桓字简敬,江苏青浦人。陆明桓之先人多有知名人士,而经清末战火,其著作丧失甚多;于是,陆明桓搜集清道光、咸丰以来,其先世伯叔群从著述,编成该族姓类丛书。收书有清陆日曛
二卷。清陈玉邻撰。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字樾斋,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生卒及事迹均不详。平生仅有此诗集。是书无目,其内容上卷辑诗作《效古》九首、《田家杂述》五首、《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
一卷。清文藻翔撰。藻翔字蔚丞,直隶(河北)固安人。文氏精于算学,又受欧风影响。故对《律吕新书》详为撰拟,以六律正五音之理。此书仅录蔡元定《律吕新书》上卷,凡十三篇,并录性理精义考之按语,为之诠解。蔡氏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一卷。明黄省曾(详见《西洋朝贡典录》条)撰。此书杂论治乱之理,共一卷、三十条。每条引诗二句为证,完全模仿韩婴《诗外传》的体例,因此取名《拟诗外传》。书中皆为感时发议之语。此书有《百陵学山》本、《学海类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见《真灵位业图》。
二卷。清王鑨(生卒年未详)撰。王鑨字子陶,号大愚,河南孟津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以《礼经》夺魁。清顺治元年(1644)应试,授贡生,出任鹿城、昆山知县,后升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六十五岁死于家中。工
一卷。清周济(1781-1839)辑。周济生平事迹详见《介存斋文稿》(辞目)。本词集初稿名为《宋四家词笺》,定稿后改今名。所谓的宋“四家”是: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以此四家各为一个中心,领袖
十二卷。明陶谐(1474-1546)撰。陶谐,字世和,号南川,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嘉靖初累迁兵部左侍郎,总督两广军务。著有《南川稿》、《陶庄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