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谱

竹谱

十卷。元李衎(1245-1320)撰。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丰台区北)人。官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少时见人画竹,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辄叹息舍去”。后跟从黄澹游学,见黄澹之父黄华所画墨竹后,兴趣大增;至元初年(1264)到钱塘,见到黄华之师文湖州的画幅,便专心师学墨竹画。后深入东南一带竹乡,观察各种竹的形色情状,辨析精到,作《画竹》、《墨竹》两谱。传世画迹有《四清》、《墨竹》、《双松》等图。据邓文原《履素斋集》注曰:《竹谱》原为二十卷,后二卷并一卷,成今十卷之《竹谱》。《竹谱》前有“竹谱原序”,后分十卷。是书分四门: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其中《竹品谱》又详分全德品、异形品、异色品、神异品、似是而非竹者、有竹名而非竹者,凡为六品。故卷一为《竹谱详录》及《画竹谱》,卷二为《墨竹谱》,卷三为《竹态谱》,卷四为《竹品谱》之“全德品”,卷五、卷六为“异形品”之上下,卷七为“异色品”,卷八为“神异品”,卷九为“似是而非竹品”,卷十为“有名而非竹品”。李衎于卷四《竹品谱》中释全德品为“南北俱有,宜入图画者”,异形品为“形状诡怪者”,异色品为“颜色不同者”,神异品为“神异非常者”。其中卷各有图,广引繁征,颇称淹雅。书中有“有说而无图者”,自序谓“与常竹同者则不复图,非阙帙”。《竹谱》是我国绘画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论竹、绘竹著作。有《知不足斋》本七卷、《说郛》本(不全)、《画苑》本、《唐宋丛书》本、《八千卷楼》有钞本、《美术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① 一卷。晋戴凯之撰。戴凯之,字庆预,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竹谱》一书。晁公武《读书志》说,“凯之,字庆预,武昌人。”又引李淑《邯郸图书志》说,“不知何代人。”案《隋书·经籍志·谱系类》中有《竹谱》一卷,但没有注明作者姓名。《旧唐书·经籍志》戴入“农家”,始题作者为戴凯之,但没有注明时代。左圭《百川学海》题曰晋人,不知根据何在,并且将作者之字——庆预,误为庆豫。然而从是书用韵、音训、援引皆晋人之书,后人引用此书的情况来看,题为晋人,虽无显证,但足可证明是唐以前之书。是书主要内容是以四言韵文记竹之种类,凡七十多种,并自为之注。文字虽然古雅,但有的字并不押韵。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明汪氏刊本、《汉魏丛书》本、《龙威秘书》本、影阁钞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②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竹谱》,是一部专门记载奇异之竹的书。全书共记载六十种奇异之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两江总督采进本列为存目。现有《昭代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春秋三发

    五卷。明冯士骅(生卒年不详)撰。士骅字仲先,一字大蘧,古吴(今江苏苏州)人。据该书卷首自序,可知土骅大约活动于明天启、崇祯时。《春秋三发》也是为科举制义而作。元代考试鉴于《春秋》一经,可以出题的不过七

  • 余力稿

    十二卷。明徐贯(约1470前后在世)撰。徐贯字元一(或作原一),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余力稿》。是集为徐贯本人编定,由其子徐颐初刻于舒城。前有弘治十二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一卷。宋岳珂(1183-1234)撰。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河南南阳)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历官至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一生著述甚多,除此书外,尚有《金陀粹编

  • 古州厅志

    十卷首一卷,清余泽春修,余嵩庆等纂。余泽春,武陵人,曾任古州厅同知。光绪初,余泽春为同知,创议纂修志乘。延余嵩庆主其事。未竟去滇,携稿自随。又十年始以稿寄其门人陆渐鸿、陈之宫,遂付梓。《古州厅志》光绪

  • 中说

    亦称《文中子》,十卷。隋王通(584-618)撰。王通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任蜀郡司户书佐,曾上隋文帝《太平策》十二篇,为朝所疑忌,弃官归家,以讲学著书为业。仿《论语》作《中说》,由其子福

  • 浯溪记

    一卷。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字牧石,号堂,华亭(今上海)人,康熙间进士,官编修,坐事罢归。喜收藏书,著述甚富,尤工诗,著有《堂集》,能别开生面。其幼时爱诵《次山集》,读其所铭浯溪山水,心神向往、康熙五十

  • 坦园六种曲

    清杨思寿(1835-1891)撰。杨思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官至候补知府。他博学多才,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多,有《坦园丛书》十四种。《坦园六种曲》收传奇《姽婳封》、《桂

  •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

  • 吕氏春秋平议

    三卷。清俞樾(1821-1906)撰。樾字阴甫,浙江德清人。《吕氏春秋平议》为樾《诸子平议》之第十种。在这部书里,樾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如《贵公篇》“大疱不豆”,豆读为剅,《先己篇》“故事莫功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