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翠螺阁诗词稿

翠螺阁诗词稿

五卷。清凌祉媛(公元1850年前后在世)撰。凌祉媛,字茞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知县丁丙(1832-1899)之妻。清代文学家,藏书家。工诗善词。其诗“清丽芊绵,不染脂粉之习”。著有《翠螺阁诗词稿》五卷,卷一为《停针倦绣集》,卷二为《南园萍寄集》,卷三为《珠潭玉照集》,卷四为《画眉余晷集》,卷五《尺八余音》,还附有为其夫所作悼亡之作《舞镜集》。书前有庄仲方所写的传记,于克襄、高学沅、魏谦升、高炳麐、朱智、朱城及吴藻、关锳所作的序言。高均儒、陈来泰等及女诗人鲍靓、高茹、施员、孙佩兰、齐学裘、夏尚志、高学淳、吴元禧、赵我佩、汪静娟十人所作的题词,书后有叔誉所作跋语。其中一首《裹湖棹歌》词云:辋川庄外浪迢迢,携得青樽复碧箫。商略侬舟泊何处,嫩寒春晓段家桥。词如《菩萨蛮》云:“檐铃惊破红闺梦,晓妆人怯余寒重,纤手卷帘衣,风前放燕飞。落红纷似雪,倦了寻香蝶。楼外易斜晖,春归人未归。”其词皆清逸。此书刊于咸丰四年(1854)。南陵徐乃昌析出词籍题为《翠螺阁词》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入《小坛栾室汇刻闺秀词》中。

猜你喜欢

  • 昨非庵日纂

    见《昨非斋日录》。

  • 周易讲义

    ①一卷。清王元启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将乐县知县,著有《惺斋杂著》十余种。曾避居鹊山寺中,每研易有得则笔记之,积久成帙。其子王尚珏辑之成书,计说经七十余事,并附录平时所作易

  • 东望望阁诗钞

    十六卷。清查亦照(1762-?)撰。查亦照,浙江嘉善人,生平仕履待考。全书无序跋及目录,不分体,编年为序,近体诗居多,七绝不如七律,五古胜七古,诗中大抵登临怀古,题花咏雪,赠答酬酢之作,记叙嘉庆中叶之

  • 思文纪略

    即《思文大纪》。

  • 楚游纪略

    一卷。清王坛撰。王沄,字胜时,华亭人。著有《瓠园集》,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徐野游武昌,登黄鹤楼。不久,叶毓荣因湖南之役,得登南岳。叶毓荣,清初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顺治间补刑部

  • 六朝别字记

    一卷。清赵之谦(1829-1884)撰。之谦字益甫,又字伪叔,号冷君,又号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南城知县。工篆刻书法,精训诂,著《汉学师承续记》、《六朝别字记》、《金

  • 四书因论

    二卷。清许桂林(1778-1821)撰。许桂林字同叔,号月南,江苏海州人。著有《易确》二十卷、《毛诗后笺》八卷、《春秋左传地名考》、《穀梁释例》四卷、《四书因论》二卷等。是书分十二篇,因勉强论曲直第一

  • 苔谱

    六卷。清汪宪(详见《说文系传考异》)撰。是书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关于苔的文句和故事。第一卷为释名,第二卷为总叙,第三卷为诸品苔,第四、五卷为苔生处所,第六卷为杂录。是书是较早的一部关于记载苔的内容丰富的书

  • 徐海本末

    一卷。明茅坤撰。茅坤,字顺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生卒年不详。好谈兵,罢官后入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府。本书所记为明嘉靖中浙江沿海徐海引倭兵入寇及被胡宗宪诱杀

  • 人体图说

    二卷。意大利罗雅谷(1590-1638)译。罗雅谷又作罗雅各,又名罗雅克,号味韶。意大利耶稣会士。1622年来华到澳门,1624年同高一甫神甫到陕西传教,五、六年后,应徐光启召,与同会汤若望等同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