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考古编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乐府诗》正韦述所记《唐六典》不曾行用之误;以在张掖者乃鲜水非令鲜水,驳章怀太子所注《后汉书·段颍传》之非;以《汉书》比景县当从刘昫《旧唐书》作北景;以荀子所称子弓即仲弓,非臂子弓;以琅琊台碑文证秦以前已尝刻石等,皆精审明晰。再如,《正朔论》谓周人虽首子以命月,而占星命算修词举事仍用夏时;《象刑论》谓是刑官取其法悬之象魏,而不取画衣冠、异章服之说,其持论颇为新异,旁引曲证,亦能有所依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诗论》十七篇,反复推阐,大抵谓《诗》有南、雅、颂之名,无国风之名,说极辨博,而实无解于《礼记》之所引。故终为后人驳诘。虽然如此,仍不失为考据精核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评价很高。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学津讨原》、《儒学警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函海》、《江氏聚珍版丛书》本作《程氏考古编》十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儒学警语》本排印,又附以《学津讨原》本所载提要及跋识于后,为较好通行本,但排印时有错字。

猜你喜欢

  • 富川县志

    ①十二卷,清叶承立纂修。叶承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富川知县。考汉置富川县,属苍梧州,三国吴改属临贺郡,隋初属贺州,后改属始安郡,唐改复水,寻复故,明属平乐府。县

  • 身理

    见《身理启蒙》。

  • 万泉县志

    ①八卷。清瞿亮邦纂修。瞿亮邦字敬六,江苏常熟县人,出身例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1708)升任中书科中书。考万泉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

  • 玉恩堂集

    九卷。《附录》一卷。明林景肠(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林景旸,字绍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著有《玉恩堂集》。是集为其子有麟所编。凡九卷,其中

  • 音调定程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此书以花甲音调与河洛卦爻衍为定程六十格,又取叶怀庭《纳书楹谱》或一二曲或六七曲为式。自谓列声律之阴阳,分别时日之宜忌,以资利用。其凡例云:俞荣宽据理以

  • 金华黄先生文集

    四十三卷。元黄溍(1277-1357)撰。黄溍,字文晋、晋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累官至国史院编修官、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初稿三卷,临川卮素所编;续稿四十卷,门人宋濂、王祎编次。共诗五卷,文

  • 忠义堂帖

    四卷。清光熙重刻宋本。光熙字吉甫。工书,学颜真卿。知名于同治、光绪年间。此帖卷尾有二跋。原帖为宋嘉定八年(1215)刘元刚刻颜真卿法帖。又过二年即嘉定十年(1217)巩平续刻而成。按程南村记此帖共四十

  • 读易笔记

    二卷。清方宗诚撰。方宗诚字存之,桐城人。曾官枣强知县。治宋学,工古文辞,著有诸经笔记各若干卷。此书即其中一种。由于作者致力于理学研究,以程朱理论为依据,故在此书中纯以程颐《易传》及朱熹《周易本义》为宗

  • 居士传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

  • 读史记札记

    一卷,清潘永季撰。潘永季,字纯甫,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全书主要是读《史记》的心得记录,主要对《史记》中的十表及《货殖列传》等进行精详地阐述。郑樵说《史记》一书功在十表,《史记》表以著年,略于年为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