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脉药联珠古方考

脉药联珠古方考

四卷。清龙柏(生卒年不详)撰。龙柏字佩芳,号青菲子(一说又字青菲子),长州(今江苏苏州西南)人。擅诗词歌赋、医卜星相。嘉庆年间,以医游闽。著有《脉药联珠食物考》、《脉药联珠药性考》等书。此书又名《古方考》,撰于乾隆六十年(1795)。为龙氏积二十余年临床经验,将伤寒、瘟疫、杂症、妇科等病方,删繁就简,分类编撰成书。龙氏持论谓治病拘守古方,未必有效,于是创立新法,以脉统药,取二十八脉中的浮、沉、迟、数四脉证为纲,分为四部,每部又分子目。每卷首言脉诀,以脉领证,后根据脉象之变化而言证,因证选方用药,每方皆注明来源。编为四言歌诀,又取前人成方。卷一为浮部,有羌活冲和汤等六十八方;卷二、卷三为沉、迟部,有大承气汤、黑神散等一百五十一方;卷四为数部、奇经八脉部,有普济消毒饮、督脉散等一百一十七方。共载方三百三十余首。龙氏认为自己所订之方药如阵势,一阵之中,又有前后左右,犹如阵图。而用方则如同指挥。治病仅论证不论脉,难以治疗精当。由于上联脉证,下言方药,一线贯穿,犹如联珠,故名。此书为中医入门书,对初学者颇为实用,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有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醒愚阅藏版刻本,翠琅圩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六宜楼吟草

    一卷。清姚其慎撰。姚其慎,生卒年不详,字忆仙,江苏南汇(今上海)人,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入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初编里。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另有民国二十九

  • 韦庵经说

    一卷。清周象明(详见《七经同异考》)撰。《四库存目提要》称周象明之书采摭之功多而考证之功少。其部分议论可成正论,如认为《书》“三江既入”,指的是入海而不是入于震泽,天下之水不可能下游未治理好,而上游独

  • 储素楼词

    一卷。清苏穆(生卒年未详)撰。苏穆字佩蘘,江苏淮阴人。荆溪周济之妻室。是集收词八十二首。周济论词最精,所作亦深密纯正。穆之词学,与周济自有本源。集中故新作,多清婉,虽不似济词之深美。亦自有情致,凄婉动

  • 仪礼先易

    六卷。清吕仁杰撰。吕仁杰,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诸生。不喜欢交游,中年时代就锐意进取,开门授徒,致力读书,不专攻举业。其徒弟能背诵《仪礼》者达十多人。著《仪礼先易》,以便于初学,另外

  • 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 文水县乡土志

    八卷,补遗一卷。清成连增编。成连增,山西文水县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文水县乡土志》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撰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村塾索观者,展转传写,讹谬滋多。宣

  • 浦江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善广修,张景青纂。张景青,浦江县人。《浦江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此稿上承乾隆薛志,薛志原分十门,此则括以七志,一舆地、二建置、三人物、四食货、五典礼、

  • 日讲易经解义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

  • 果园诗钞

    十卷。清郭恩孚撰。生卒年未详。郭恩孚字伯尹,山东潍县人。首载张次陶序,称“恩孚有隽才,性笃孝。”第一卷至第五卷,分《绿萝轩集》、《趋庭集》、《枕戈集》、《萍梗集》、《绿萝轩后集》、《果园集》,为内编。

  • 桂之华轩文集

    九卷。《补遗》一卷。清代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少倜傥,善属文,壮事张裕钊,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又有古文功夫。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文集中有些作品,如《东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