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葬书

葬书

一卷。旧本题晋郭璞(详见《尔雅注》)撰。《葬书》是否为郭璞所著,古来众说纷纭。《晋书·郭璞传》、干宝《搜神记》等不少著作记述郭璞占筮、相墓的故事,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见《世说》及《晋书·郭璞传》)以及“裕曾祖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云”(见《南史·张裕传》)等,研究者认为这是术士所以托名郭璞的原因。《四库全书总目》云“考璞本传……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征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也说《晋书·郭璞传》详载郭璞著述,而独未言此书,隋唐书《经籍志》又不著录,其非璞所作,固不待言,“璞实长于安墓卜宅,然未尝著葬书也”。《葬书》原本问世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宋蔡元定嫌其芜杂,删去十二篇,元吴澄又择其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始存者为杂篇,即成今本。该书内容简短,不足两千字,但文字精练,涉及面广,其要点是“葬乘生气”,即葬于有生机之地,可使葬者安逸,生者富贵;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于是阐述择方位选地形之原则,何处可葬何处不可葬,何处吉何处凶等等。该书首提“风水”,而且沿用至今。但卜葬地之法,约始于汉代,经历代发展而成术数中重要之一种。先人葬地与后人吉凶祸福本无关,而《葬书》中“本骸得气,遗体受荫”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也评其“使后世惑于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已深为通儒所辟”。该书版本也很多,常见的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而《地理大全》本,《津逮秘书》本等,称《葬经》(郭璞撰。另有署名青乌子《葬经》者为另种书)。

猜你喜欢

  • 易韵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氏生平见“越语肯綮录”。《周易》的《系辞》及爻象多为韵文,吴棫《韵补》很少征引《周易》文字,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张氏不懂古音,往往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颇庞杂无绪。至

  • 八十年来江南传教史

    一卷。法国人史式微(生卒年不详)撰,金文祺译。式微,耶稣会士,原撰有《中国耶稣会之旧传教会》、《江南传教史》、《江南新传教史》等书。此书为《新传教史》之译本。所记之事,始于道光十九年(1839),止于

  • 辨学启蒙

    一卷,英国哲分斯(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生卒年不详)译。哲分斯著有《富国养民集》,艾约瑟有《华语考源》,已著录。《辨学启蒙》,是近代西学中的伦理学著作。惜清光绪十二年(1880),艾约瑟始将哲分

  • 御注孝经疏

    一卷。唐元行冲(653-729)撰。清马国翰编辑。元行冲本名澹,字行冲,以字行,洛阳(今属河南)人。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弘文馆学士。行冲博学,通训诂学。著有《魏典》三十卷。《御注孝经疏》系元行冲奉诏为唐玄

  • 海亭集

    四卷。明郑普(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郑普,字汝德,号海亭,福建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有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余首,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郑普精于经学。

  • 枫山语录

    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老,兰溪(今属浙江)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编修。会上元内宴,命作灯诗,他不奉诏,且以疏谏,被贬为临城

  • 大金集礼

    四十卷。不著撰人及成书年月。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此书为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礼部尚书张玮等所进。分类编撰,收录帝王后妃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数金源之掌故者,此为总汇

  • 历朝赋楷

    八卷。清王修玉(生卒年不详)辑。王修玉,字倩修,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间贡生。著有《松壑堂集》等。此集为历代辞赋总集。所选之作上起周末,下迄清康熙中,共收辞赋一百六十七篇。编成于康熙二十五年(1

  • 夹江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修,涂崧纂。王佐,曾任夹江县知县。涂崧,奉新人。《夹江县志》嘉庆十八(1813)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图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设志,卷四赋役志,卷五祀典,卷六秩官志,卷七选举志

  • 赏雪堂真迹

    四卷。未著刻者姓名。该帖皆为苏东坡书迹。其中第一卷收《秋柳吟》;第二卷收《天际乌云帖》、《次韵王晋卿送梅花诗》、《屏事斋居简》、《渔父破子》;第三卷收《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第四卷收《祭黄几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