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村先生集

西村先生集

二十八卷。明史鉴(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江苏吴江人。学者称之为西村先生。少受知于徐武功,与吴文定、沈启南为友,攻史学,于古今治乱之端,指掌论说,咸中肯綮,而不屑以求一试。成化中,三原王恕巡抚江南,向以百姓利病,疏上其事,恕无不叹服。鉴以韦布终其身,世称完人。事迹具详郭琇《吴江县志》。著有《西村先生集》、《西村杂言》、《小雅堂日钞》。其集先刻于嘉靖八年(1529),凡八卷。其中诗文各四卷。乃其孙史臣所编。前有周用、卢襄序。是集凡二十八卷。乃其裔孙史辰伯所辑。集前除周用、卢襄二序外,又有万历年间刘凤、徐应雷序。卷一为赋,卷二为五古,卷三为古乐府,卷四为七言歌行,卷五为五律,卷六为五言排律,卷七为五绝,卷八为六绝,卷九为七律,卷十为七言排律,卷十一为七绝,卷十二为联句,卷十三为词,卷十四为传,卷十五为诔,卷十六为祭文,卷十七为行状,卷十八为墓志铭,卷十九为墓表,卷二十为盖石文,卷为二十一序,卷二十二为尺牍,卷二十三为记,卷二十四为札子,卷二十五为态,卷二十六为赞,卷二十七为跋考,卷二十八为喻议、字词、对铭。诗文皆以体编次。每卷前题松陵史鉴明古父著、门人文征明阅、云间陈继儒、醇儒父校、耳孙册编辑。目录前有六世孙册汇辑,八世孙在楷珍藏,九世孙编年重校一行。知乃史氏家藏本。全书皆明时旧钞,惟序目及卷二十三乃后补。盖九世孙编年等所加入。王士祯《香祖笔记》称:“吴江门人徐电发寄《西村集》二十八卷,乃其乡前辈史鉴所著。”第六册有电发手写列朝诗集小传一纸。当即《香祖笔记》所见之本。电发与明古同里,故此书得入其家。菊庄尽散,转辗流归上海徐谓仁,故卷前又有徐紫珊跋语二则。自明之末季迄于嘉道间,此书踪迹不离淞泸,然迄未刊行,仅在徐紫珊对有传录本流入武林丁氏善本书室,而未见有第三本,亦明季中一秘籍。四库撰者曾评其诗文称,“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势,多关于国计民生,而于吴中水利言之尤详。其诗亦落落无俗韵。”有明钞本存世。

猜你喜欢

  • 躬耻斋文钞

    二十卷。《后编》六卷。《诗钞》十四卷。清宗稷辰(1792-1867)撰。宗稷辰字迪甫,一字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山东运河道,历主湖南、群玉、濂溪、

  • 周易滴露集

    无卷数。清张完臣撰。张完臣字良哉,平原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该书都只训释文句,不涉及象数。其大旨以朱子《本义》为主,又增加了诸家之说,对于吴琏的《订疑》、蔡清的《蒙引》、姚舜牧的《疑问》所引

  • 孝经中秘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引《御览》“某作孝经”一百六十字,跟其他辑本相同。取《路史》校之,二者不同有:“某作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下有“乃”字,“天”下无“则”字,“玄云”作“玄霜”,“北

  • 来仲楼法书

    十卷。明董镐(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董镐,字彦京,董其昌之从孙。此帖所收小楷,多为董其昌中年笔,且皆经董氏自选,尤其工秀,为董书之精品,摹刻也很严谨。此帖刻成于天启二年(1623),有明华亭董氏本

  • 元学正宗

    见《玄学正宗》。

  • 四婵娟杂剧

    一卷。清洪(1645-1704)撰。洪生平详见《长生殿》(辞目)。洪开始戏剧创作,为时很早,在《长生殿》之前就写过不少剧本,共有八种,现存的只有此《四婵娟》杂剧。《四婵娟》与徐渭的《四声猿》体制相仿,

  • 金谷遗音

    一卷。宋石孝友(约1164年前后在世)撰。石孝友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乾道中进士。石孝友工词,有元代散曲气息。其著作世不多见,《钓台集》载其七言绝句一首,亦无可采录。其词至今则犹传。《书录解

  • 春秋简融

    四卷。清胡序(1716-?)撰。胡序字席珊,诸暨(今浙江诸暨)人。该书前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作者自序,称该书创始于己酉(1789)九月,到庚戌(1790)八月全书告成,乾隆五十六年(1791)春

  • 牧潜集

    七卷。元释圆至(1256-1298)撰。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至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禅理外颇能读书,又刻意为方丈,笔力崭然,多可观者。”(《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编修

  • 安东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鲁蕡纂。金元烺,浙江嘉善人。监生,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安东县事。吴昆田,生平见本书《光绪淮安府志》条目。鲁蕡,见本书《光绪清河县志》条目。此志凡十五卷。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