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游补

西游补

十六回。明董说(1620-1686)撰。董说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曾参加复社,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也曾从黄道周学《易》。据《乾隆乌程县志》记载。他“少补弟子员,长工古文词,江左名士争相倾倒”,他学识渊博,“天文象数、经史文字、医学历法、音律诗歌、佛老之学,无不精求。”一生著述极多,如《易发》、《七国史》、《丰草庵杂著》等多达百余种,可惜流传下来的仅有几部。在他的著述中,最有价值并使之成名的,便是二十一岁时撰写的《西游补》。《西游补》是一部想象瑰丽、风格独特的神魔小说,全书共十六回。所谓“补”,是欲插入《西游记》第六十一回与六十二回之间,实则作者写小说的意图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为补《西游记》而作。小说主要叙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后,被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在虚幻的世界中,见到了古今之事,忽化美女,忽化阎王,变化莫测,最后在虚空主人的呼唤下始醒悟过来。作者借孙悟空等形象和幻象情节,刻画种种社会世相,以委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和嘲讽现实。小说贬斥了醉生梦死、奢侈享乐的“风流天子”生活;描绘了热衷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的种种丑态;概括了科举制度下失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对于那些变节投降、置国家人民命运于不顾的官僚深恶痛绝,“阎罗王审秦桧”描写最为生动。虽为神话小说,但颇具现实主义精神。小说艺术上想象丰富,造境新奇,语言生动,讽刺辛辣,并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作品否定人生的“虚空作主人,物我皆为客”的佛教虚无观念是其糟粕,其版本有明崇祯间刊本、空青室刊大字本、清光绪年间申报馆排印本等。1955年文学古籍刊社据崇祯刊本影印出版。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崇祯本标点整理出版。

猜你喜欢

  • 东越文苑

    六卷。明陈鸣鹤撰。鸣鹤字汝翔,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生卒仕履均不详,约生活于天启(1621-1627)崇祯年间(1628-1644)。该书是一部记叙福建文人事迹的专著。时间上起唐代神龙年间(705-

  • 邃雅斋丛书

    八种,二十七卷。清董金榜编。董金榜,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清中叶学者著作,其中如洪颐煊注释《孔子三朝记》七卷,原书久佚,只有《大戴礼记》间录其遗文,真伪不辨,洪颐煊博采众书,搜辑遗文,汇成一辑,又作

  • 丁戊笔记

    二卷。清陈宗起撰。陈宗起生平事迹详见《周礼车服志》。此书主要考订经史地理典籍及杂事、音韵、训诂等。所考皆有依据,实事求是,不杂浮语。以《战国策》为蒯通所撰,可备一家之说。《汉书·食货志》“天下大氐无虑

  •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

  • 武库纂略

    十卷。附九边考 一卷。原题明古宣张一龙云昭撰。张一龙始末未详。此书前有周镳、詹应鹏《序》、《自序》,及其子张思琳所撰《武库纂略述略》各一篇。《述略》谓有明一代文运之隆,迈越前代。而于武略一道甚不讲求。

  • 牍隽

    四卷。清萧士琦(生卒年不详)纂辑。萧士琦,字季公,泰和人,明末贡生。所选为自汉至宋的书信。分为三十二门。卷首有其子萧伯升所记缘起,为便于把历代书信的主旨,以达清省之目的,故所录书信往往仅摘一、二句,而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是慧思陈永定二年(558)于南光州齐光寺造金字摩诃般若经时所作的发誓愿文。该誓愿文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慧思有生奉佛以

  • 吴中平寇记

    八卷。清钱勖撰。钱勖生卒年不详,江苏无锡人,曾任内阁协办侍读,撰文中书,历保府道。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和太平军激战;升任江苏巡抚后,伙同戈登“常胜军”屠杀太平军。钱勖

  • 发蒙记

    一卷。晋束晳(?-300以后)撰。清马国翰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广之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因去“”之“疋”而姓“束”。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